第(2/3)頁 可青渺宗的人卻始終不死心,尤其是那個許長老。他們家世代都為青渺宗效力,宗門卻始終萎靡不振。許長老不指望門內養的廢物能有什么作為,所以他親自帶著人到外面尋找合適的苗子,放到宗門培養。 如果這個不合適,就換到下一個。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還真的找到了合適的人選。 程越,青渺宗老宗主的獨子,天資卓越,甚至還學會了青渺劍法。 他不來當這個接班人,簡直都說不過去。 然而程越真有這個執拗的勁兒,不管許長老怎么說,他都要留在桃花山。 就連默默看戲的顧園,都從心底生出一股敬意。 如果當初他也像程越這樣,堅定地選擇桃花山,或許一切就不一樣了。 然而許長老不肯死心,沒有把程越撬走,卻讓他發現了和顧園長得一模一樣的顧襄。 顧襄到底是不是顧園的后人,這不重要。他長著這樣一張臉,不信也得信。 而且顧襄要比程越好勸多了。這個孩子能力不足,野心很大,容易利用。許長老半夜都要笑醒,上天居然送了一個這么完美的傀儡給他。 長老是個畫餅高手,他許諾給了顧襄很多事,顧襄也都相信了。 隨后,他就向陶眠請辭,決定離開桃花山。 陶眠自然是傷心的,尤其那天還是顧襄的生辰。他自己是長生者,周圍的人都是短壽,所以他格外在意每個人的生辰。 真是過一年少一年。去年還歡聚的一桌子人,今年就少了一兩位。 陶眠在千年間總要面對這樣無聲的分別。 對于顧襄離山這件事,另外三人其實都有心理準備。程越不打算阻攔,陶眠是知道攔不住,至于顧園,他根本就不在乎。 只是想不到,這個顧襄根本無法獨立。就算他離開了桃花山,還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麻煩陶眠,讓他做些為難的事。 然而顧園自知沒資格指責他,畢竟當年他復仇的時候,也求師父幫忙。后來等他想要報答的時候,陶眠就不愿再見他了。 程越很反感顧襄出爾反爾的行為,他和顧園獨處的時候,提起這一茬,就要皺眉。 但顧園總是淡淡的。像顧襄這種白眼狼,等到青渺宗起勢后,他絕對要把桃花山忘得一干二凈,他自己就會和山劃清界限。 顧園猜得不錯,顧襄日子過好后,就不惦記他們這些蝸居山中的“窮親戚”。顧襄安分了兩年,顧園他們也太平了兩年。 直到程越說,顧襄似乎修煉了旁門左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