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五章 還是要查一查的-《奮斗在紅樓》
第(2/3)頁
所以,淮安、揚州兩府的鹽課拖欠嚴重。
賈環口里的話給憋回去,拿起酒杯與何師爺喝了一杯。
要知道,國朝販賣私鹽是要殺頭的。但是這么多人,這么多渠道在販賣,官府能殺誰的頭?
簡單點說,用律法根本無法控制現在私鹽泛濫的情況。
賈環沉吟了一會,問道:“那么,沙先生打算怎么處理這件事呢?”
何師爺道:“東翁上任以來,有心清理錢糧賦稅,但是困難重重。東翁的意思,是想要鹽商們將這部分拖欠的鹽課補齊?!?
“鹽商們怎么肯?”
“所以東翁今晚去和三大鹽商之一的鄭元鑒談?!?
賈環搖搖頭,很不看好,“我看很難達成協議?!币话偃f兩白銀,即便鄭家拿得出來,他也不敢拿!財不露白是常態。鄭家要是應承下來,日后的官員都會找鄭家“納捐”。沙觀察又不會在揚州城呆一輩子,而這些綱商,世代經營鹽業,跑不了。
何師爺喝了一口,滿臉期望的看著賈環,道:“所以,我想請子玉幫我出個主意。”
賈環一個理科生,對鹽法能有什么研究?要學歷史的才行啊。他就知道偽清的某皇帝下江南時,是鹽商接的駕。銀子花的如流水。搞了個揚州二十四景,聚鹽成塔。
本時空中,過段時間,賈元春才選鳳藻宮后,賈璉帶著林黛玉回賈府,王熙鳳會在賈璉的乳母趙嬤嬤面前吹噓:王家當年接過一次駕。金陵的甄家接了四次駕。
思路只能從權謀上走。銀子肯定還得鹽商出。揚州城內的鹽商300家,湊一百萬白銀出來不是難事。鹽商的富裕,連皇帝都驚嘆。關鍵是以什么名義,把錢從鹽商的口袋里掏出來。沙觀察那樣的,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肯定不行。
賈環想了一會,道:“私鹽還是要查一查的?!?
…
…
夜空如洗,明月當空。
賈環與何師爺兩人說話時,揚州城內的大鹽商鄭元鑒家中,大周浙江布政司右參政沙勝正在勸鄭元鑒補齊鹽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