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眠之夜-《奮斗在紅樓》
第(3/3)頁
手里有糧,心里不慌。以大堂作為臨時的指揮所內,氣氛愉快。賈環(huán)笑了笑。就著茶水吃了塊點心。
陳高郎睡不著的原因不是因為心疼陳家的那點米價虧損。一個正二品的大員眼皮子不會那么淺。而是,因為衛(wèi)弘如果救災成功,必定會高升。
衛(wèi)弘是正二品的南京戶部尚書,再往上升就是京城里的六部尚書、軍機處里的大學士。以陳高郎和衛(wèi)弘惡劣的關系,給一個朝堂大佬惦記著,試問他睡得著嗎?
然而,衛(wèi)尚書的勝利,不是賈環(huán)的勝利。這還不是他想要的。
他的復仇不是以陳家虧損幾千兩銀子或者幾萬兩銀子為終結。他想要的是,干掉陳家!
…
…
九月十六日的夜晚風高浪急。位于金陵城外外金川門碼頭處的糧食倉庫一度被點燃。濃煙滾滾,城中可見。但,在賈環(huán)的調度下,滅掉了火頭,保住了糧食。
九月十七日,金陵糧價六錢銀子一石。
九月十八日,金陵糧價六錢銀子一石。
九月十九日,金陵糧價六錢銀子一石。
九月二十日,江南第一批秋糧入市。金陵城外十里、二十里繁華的集市中到處是駕著自家小船來賣糧食的農民。頗有點類似于葉圣陶先生在《多收了三五斗》里描述的畫面:帶著氈帽的朋友,飄浮著菜葉、白沫的河道,撐著竹篙,載著糧食的小船…
秋糧入市,金陵八大米行再也撐不住,全面降價銷售,平倉止損。米價恢復為六錢銀子一石。金陵糧市大局底定。
自七月底淮南大水,開始炒高糧價的金陵糧商虧損嚴重。甚至實力較弱的米行都不敢大肆的收購新糧。以至于今年的糧價都微微有些下跌。
不過,戶部按照往年的行情盡情的收購金陵市面上的糧食,組織起來,源源不斷的送往淮南。金陵的第一艘糧船抵達淮南已經是初冬時節(jié)。此時,自湖廣而來的一批糧食,也已經抵達太平府。
金陵城中發(fā)行的幾家報紙紛紛發(fā)出頭條社論,認為糧價高漲的局面已經過去。而在金陵城中某些府邸之中,又有多少人,多少商戶在跳腳罵娘?
秦淮河上就曾傳聞,陳家大少爺就憤怒的鞭撻死了一名侍女。鄭國公鄧鴻打了一些軍士的軍棍。戶部侍郎伍藏稱病不出,戶部大權盡管衛(wèi)司徒。
在雍治十二年九月的下旬,金陵城中不少人的心情很抑郁。
但這就是結束了嗎?
九月二十六日,奉命前來審查戶部糧食案的朝廷欽差抵達揚州府,先導官已經到了金陵。兩日后,欽差大人即將抵達金陵城。
倒賣糧食案傷不到侍郎、尚書這個級別,下面的人可就不好說了。以當今天子的性情…。金陵官場惴惴不安的打聽著欽差的姓名、籍貫、愛好,好做安排。
不免貴,國姓寧,名儒,字偉長。號龍江。(未完待續(xù)。)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