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第一封圣旨-《奮斗在紅樓》
第(2/3)頁
即便所有人的預期都是:欽差大人大概只是宣布調查戶部糧案的權責。但心里有底的人只是少數。
臨近上午十點左右,欽差的船只抵達碼頭。幾名隨員和錦衣衛下船穿著七品官袍的寧儒出現在船頭。約四十歲的年紀,風姿出眾,頗具漢使威儀。
正在等候的官員們漸漸的安靜下來。陳高郎和鄧鴻兩人,一文一武,越眾而去,上前迎著欽差寧儒。
前排是一張張熟悉的臉:衛弘、張經緯、兵部尚書、工部尚書、刑部尚書、山長張安博、戶部侍郎伍藏、吏部侍郎巴平、工部侍郎皮經業、刑部、兵部的侍郎。金陵知府賈雨村、新任體仁院總裁魏總裁。國子監祭酒溫佑等人。
賈環以士子的身份站在隊伍中,目睹著這一切。身邊站著的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二李良吉、丁昂等人。賈環不算是金陵本地的士子。但以賈環的名氣,參與這樣的場合,當然不會被士林排斥。而金陵城中的流言:他與寧龍江私交極好,更令剛才等候時不少精英士子過來交談幾句,打聽情況。
國朝承平一百五十年,正是科舉盛世。但凡是豪強地主,家中必須要有讀書人才能保得住家業。找賈環打聽情況的很多士子家中就參與了操縱金陵糧價。
賈環一身藍色直裰,頭戴四方平定巾,踩著青緞粉底靴。靜靜的站著。與所有人的預期不同,他認為現在是翻開所有的底牌,決戰的時刻。
沒有什么千百回合的“打斗”。只有一拳。來決定最終的結果。
改做的事情,他已經做了。一個多月的悲憤、痛苦、謀劃、斗爭,在此時做一個了結。
成,或者不成。
…
…
寧儒從船上下來,看著黑壓壓的人群,臉色平靜,不怒不喜。他是宰輔子弟,翰林出身。這樣的場合見得多。身邊跟著幾名錦衣衛,手捧著裝著圣旨的匣子。他帶著幾封圣旨。
欽差見官大一級。
陳高郎弓著背,與鄧鴻一起上前行禮,開口道:“天使遠道而來,辛苦了。我等已經備好香案,還請天使移步府衙中。”
寧儒拒絕道:“不必了。還請陳大人擺好香案,我就在碼頭這里宣旨。”
陳高郎和鄧鴻心里同時磕磣一下。寧欽差一來就不給面子啊!接下來…。
圣旨不是密封的。欽差本人,軍機處的大學士,起草詔書的翰林,傳遞詔書的中書舍人都知道圣旨的內容。從欽差的態度就能略窺圣旨內容一二。
然而,他們倆還沒有得到任何從京城傳來的消息。這又意味著什么呢?
陳高郎心中迷惑,應道:“好。”當即,吩咐下去,很快碼頭上就擺好接旨的香案。
碼頭上數百名接旨的官員、縉紳、士子都是跪下來。寧儒站在香案前,朗聲宣布第一道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資德大夫、南京吏部尚書陳高郎…居高位,而不思忠勤王事,罔顧朝廷信任。城中每多流言言其之過。責令停職待勘,閉門思過…”
寧儒宣布完第一道圣旨。滿場跪伏在地上的官員、縉紳、士子鴉雀無聲。
一股凌冽的寒風從碼頭上吹過,將欽差儀仗上的旌旗吹的獵獵作響。
聽得懂官場語言藝術的明眼人心中都明白:陳高郎完了。南京六部本就是養老的職位,而這個職位還要停職待勘。這就是擺明了說:我要查你。
否則的話,朝廷優待老臣,應該是加官一級,以年高體衰的理由令其致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