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考完-《奮斗在紅樓》
第(1/3)頁
在寫下破題第一句之后,賈環腦中的文字如同噴泉般涌出來,字字落在紙面。題目,他早就在給方宗師拜年的時候就拿到了。這是他反復修改后的文章。
八股,格式固定,短小精悍。要一字字的摳,搜藏掛肚才能寫出一篇花團錦簇的好文章。而在三天的時間內寫七篇八股,這對考生的文思是極大的考驗。
賈環現在就是占了知道題目的先手。他在二月里有足夠的時間來雕琢他的第一篇、份量最重的八股文。
當然,他對他這篇文章的質量,也有信心。
破題句,語出宋代大文豪蘇軾的名篇《潮州韓文公廟碑》。韓文公,便是指的文起八代之衰的唐朝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韓愈。韓愈死后從祀孔廟,在儒家地位很高。
故而,有此句稱贊:匹夫可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
蘇軾的這篇雄文,賈環拿來化用,從普通人可以成為別人的老師說起,代圣人立言。闡述自己的觀點。
筆尖在紙面上游走,端正的顏體字一個,一個的浮現出來。寫完最后一個字,賈環心中一陣痛快,長長的吐出一口氣。一生所學,盡訴紙上。
寒窗苦讀數載,所謂何事?
為的是改變自己的命運。而這場考試,就是改變命運的考試!
看著稿紙上的文章,賈環再逐字逐句的推敲了一遍,略作休息后,從考袋里拿出試卷,認真的眷寫。
空中,春天的太陽已經升到了十點鐘許的位置。
…
…
十九日晚上,賈環交卷,出了考場,在客棧里睡了一天。
二十一日凌晨,再次與公孫亮、羅向陽、上官昶等人一起入場。第二場考五經一題,并試詔、判、表、誥一題,還有一篇策問。
科舉考試,最重四書五經。會試的第一場,基本就定下來一個考生的成績、前途。第二場,第三場的重要性,甚至連鄉試都不如。
但是,也沒有人會在這兩場考試中作死,都是按部就班的答題。對于歷經多次考試廝殺,來自全國各地的精英考生來說,詔、判、表、誥,這都只是基本功。
二十四日,賈環再度入場。會試第三場,考五篇策問。
二十五日下午,約兩三點許,天空中下著小雨,賈環交了試卷,提著考籃、行禮在江南貢院的龍門等著放告。五十人為一排,人數夠了,就會放出龍門。
看著一排排街巷般的考舍,在小雨中顯得斑駁、陳舊,仿佛歷經歷史的滄桑。賈環一邊想著國朝袞袞諸公為何不修繕貢院,一邊感嘆:如果不出意外,他此生不用再來這里了。
當然,以考官的身份例外。
龍門處,有二十多名士子聚集著,場面熱鬧。這是今科會試的最后一場,已經交卷了,就算擔心成績,也是十天后了。感受大約與高考之后差不多。
賈環因為來京城來得晚,沒有與同科的舉人們來往。聽著天南地北的方言,并沒有過去攀談。這時,就見到今科狀元的大熱門周慎行過來。
頓時,十幾名南直隸的考生都圍過去說話。周慎行來自常州府,二十歲的年紀,容貌普通,見眾人問他考的如何,很沉穩的道:“策問只是尋常的題目。正常發揮。”
有士子恭維道:“玉繩賢弟謙虛了,今科狀元舍你其誰?”
周慎行自信的笑了笑,再謙讓的道:“狀元要殿試才角逐出來,現在還只是會試。言之過早。言之過早。再者,今科有不少實力很強的同年。候官翁宗道就很受劉大學士賞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