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殿試(上)-《奮斗在紅樓》
第(2/3)頁
賈環并沒有回頭,答道:“在下略有所感。見諒,見諒。”加快了腳步,過金水河入承天門,進入皇城中。再北行,連續的穿過端門、午門,真正的進入皇宮大內。
午門正對著的便是奉天門。這是天子常朝御門聽政之處。滿朝文武大臣便是在此時上朝。比如:政老爹天天早晨在此處“吹風”。當然,很多京官想吹風而不得。正五品才有上朝的資格。當然,翰林和科道言官不受此品級限制。這是國朝延續明朝以小制大的官場精髓。
中式舉人的隊伍在內五龍橋南停留,重新整隊。忙活了一陣子的禮部朱郎中,正準備領著眾人過橋,見賈環駐足,一副感嘆的樣子,以為他為壯麗的宮闕所驚嘆,笑問道:“賈朋友心有何感,可有詩篇?”
這句話瞬間就將前面聽到的幾個中式舉人的胃口吊起來。賈環的詩詞,國朝聞名。
賈環來故宮參觀過幾次,自然不會被一路上紅磚金瓦的宮殿、雄渾巍峨的門樓所震驚。他不是菜鳥啊。見朱郎中問詩,答道:“我是感慨此門叫奉天門。”
奉天門、皇極門,這才是我大明的叫法。而奉天門改太和門,這是偽清制也!
幸好,他所處的時代是漢人王朝:大周,而不是辮子朝!那是一個想要做奴才而不得的時代。何其的可悲?今到此處,得見此門,漢風猶在,如何能不感慨?
賈環這個感慨,搞得朱郎中、周慎行、范錫爵、唐道賓幾人都是莫名其妙。也確實莫名其妙,他們沒有文明毀滅之痛啊。但是,賈環知道。鄭和碑上寫的何等的自信、飛揚,盡顯大國風采,如日中天: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軼漢唐…,
誰能想到兩百多年后,文明被野蠻而征服?揚州十日,嘉定三屠,血性的讀書人,硬骨頭的讀書人被殺光。剩下的,都是一群奴顏婢膝的狗奴才。修明史,而極盡污蔑之能。
而周朝,并沒有。士風尚在,血性猶存。
…
…
朱郎中一笑而過,帶著隊伍過內五龍橋,穿昭德門到奉天殿外的廣場之上。
奉天殿是皇宮里的三大殿之一,只有一些重大的場合、禮儀才會用到。殿試便是在這里舉行。
去過故宮的人都知道,奉天殿外的丹陛幾層,重重疊疊。此時殿中,雍治皇帝已經升座,文武百官在中式舉人們到來之前已經完成見禮。這時,贊禮官上前,宣中式舉人上前拜見皇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