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京城外城西西道坊的一場風波,給賈府盛大、熱鬧的冬至日消寒會,帶來些許波折。 但因涉及到寧國府的舊事,尤三姐自刎證情的事情并沒有大范圍傳播。不過,柳湘蓮的朋友圈內,倒是傳遍,知道冷二郎得了一位剛烈、標致的妻子。如馮紫英、賈寶玉、蔣玉菡等好友得知消息后,無不祝賀。 之后的婚嫁事宜,自有賈璉、薛蟠等人幫著操辦,低調而不失莊重、熱鬧。明媒正娶。 柳湘蓮和尤三姐愛情的波折,若放在整個京師來看,如同棋局的一角。京師三百多萬人口,每天都在上演著無數悲歡離合的故事。 十一月二十九日晚,寒風陣陣的吹拂著京城的屋舍。濃濃的夜色彌漫在冬夜的京城中。 幾點燈火凄迷。 東城的寧府中,龍江先生寧儒在書房中再一次讀著家仆從老家:江西永豐縣帶來的書信。 “吾兒見信如晤:今歲以來,偶感時癥,恐不久于世。人生七十古來稀,圣人之語也。不敢比陽明子言。而曰:得享天年,亦復何言?唯所慮者,汝兄弟三人…” 寧儒再讀一遍,眼中的淚水還是再次留下來。父親在信中殷切之語,猶在耳旁。又想起幼年讀書時,父親在公務繁忙之余,還關注他的學,教導他。 而今,老父衰矣,老矣,將去矣。他的心中如何能不悲痛?撕心裂肺。 再讀書信,父親在信中教導他為官之道,要他為國事盡忠。讀書人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宦海仕途,乃是事功之途。寧儒一邊哭,一邊拿出寫奏章的空白文本,提筆寫辭呈。他決定違背父親的叮囑,辭官返鄉,陪父親走過人生最后的時光。 當晚,寧府的仆人就將消息送到賈府中。第二天,龍江先生寧儒上書辭官的消息傳遍朝堂內外。稍后,雍治天子在西苑召見鴻臚寺少卿寧儒。 … … 十一月底的這兩天,賈環的行程驟然的緊密起來。他即將跟著龍江先生寧儒前往江西永豐縣:為老先生畫遺像。此時,賈環的素描畫,在國朝的士林中,頗有名氣。 而賈府當前的“大事”:賈元春的預產期要到了。賈環正在不斷的和宮中,朋友,北靜王等人見面。同時,安排著他離開后,賈府的應對策略。 賈元春生兒子,和生女兒。于賈府,于她,于四大家族,于舊武勛集團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若有皇子,皇后之位,且先不說那么遠。皇貴妃之位,北靜王、西寧郡王等人都表示要爭一爭。沒道理楊貴妃可以晉封,而元妃不能晉封。 爭皇后之位,則意味著加入奪嫡。但,當前的形式,是壓制奪嫡之爭。據聞何大學士在天子面前表態,不贊同晉、楚兩王參與朝政。天子認可。 所以,北靜王等人還不至于昏了頭,在此時為賈皇子爭虛無縹緲的東宮位置。再者,這年頭,小孩夭折的事情,很多。肯定要等上好幾年再說。 賈府中,鳳姐院中,鳳姐上午在議事廳里處理了一會事情,回家里和平兒商議心里的大事。 鳳姐隨意的歪在床榻上,枕著枕頭,對平兒抱怨道:“我要是識字,也改學前頭,全用文書管理。何苦累的每天去議事廳里跑。” 賈環執掌賈府后,全力推行識字。族學里的培訓班辦了一期又一期。外面的辦事流程,已經由口頭回事,改成了文書來往。 管理幾十人的團隊,口頭命令管理,是可以的。但是賈府外頭的人口有多少?執事的好幾百人。這時,就需要明文書寫的規則制度,提高管理效率。 但因為賈府的內宅,是王夫人的“地盤”。賈環的改制,并沒有涉及到里面。鳳姐想學也學不成。比如,賈探春,她管大觀園,人少,就輕松許多。而鳳姐是大小事務,都要上心,記著,一一處理。很耗費心力。 不過,賈環所在的北園里面,已經開始執行新的制度:大小丫鬟,都要求識字。日后人口增多,寶釵管理起來,就要輕松很多。 鳳姐抱怨了幾句,俏臉漸漸的浮出沉吟的神色,問道:“我們家這位爺幾日都落家里,在那狐貍精那兒住著。偏環兄弟要護著她。平兒,你說怎么辦?” 賈璉已經連著好幾天沒回來,據聞尤二姐已經有了身孕。這讓鳳姐極其的憂慮。要知道,她和賈璉只有一個女兒。不獨獨是宮中,母以子貴。權貴人家,一樣如此。若是尤二姐生出兒子,就足以威脅到她的地位。 尤三姐的事,賈府這邊都知道,畢竟是尤氏名義上的妹妹。婚喪嫁娶,是大事。如何不知情?順帶著尤二姐的近況也在賈府這邊傳了一回。 在王子騰不在京中的情況下,賈環已經足以壓著王家。他若是贊同,王鳳姐正妻的地位,真的要看賈璉的想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