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自母親死后,天空都是黑的。此時,空蕩蕩的心中,仿佛重新找到了依靠、支柱。 … … 燕王寧淅的冠禮,是在賈府族學中孔圣像前進行的。簡單,而不是莊重。 賈環賜表字:子文。希望寧淅好好讀書,汲取知識,做一個文質彬彬的君子。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另外,給皇子賜字,頗多忌諱。他總不能賜“叔德”、“為善”、“中正”吧? 寧淅在圣人像前叩首,禮成。寧澄鬧著要慶祝。他的表字,自會由吳王取。賈環應允了,讓寧澄先去三元酒樓定位置。將寧淅叫到他的書房中說話。 “先生…”沒有外人在,才十四歲的燕王寧淅,跪在賈環面前,哭的泣不成聲,直剖心意,“我母親死了。她是被人害死的。還有賈皇子。嗚…” 賈環沒說話,目光越過寧淅,負手看向書房窗外的景物。 許久之后,賈環收回目光,扶起寧淅:“子文,不要怕他們。知道嗎?” 寧淅含淚點頭,“是,先生?!彼牭某鰜?,賈環心中有數,已經知道兇手是誰。 賈環溫和的拍拍他的肩膀,“去吧!”目送寧淅離開他的書房。很多話,他不能對寧淅明說。 局勢混沌的如同一團黑暗的陰云。他認定劉公公是幕后主使。但是,劉太監人在皇宮之中,他能辦劉太監怎么辦?是啊,很多人都在勸他,不要鬧。因為,天子會很不喜歡。 然而,他怎么可能就這樣認了?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他有他的計劃。 首先是要了解各方面的情況,搞清楚,幕后黑手是誰。再才是制定計劃,干掉他。 … … 蜀王陳說,寧淅加冠,只是四月底的一個插曲。賈環送走薛蟠,于四月二十六日晚上,在內城的陳太監置辦的院落中,見到他。 陳太監陳賦言是賈元春的貼身大太監。賈環離京之前,和他見過面,千叮萬囑,然而還是出事。 陳太監將他的妻子打發走,站著,自己打了自己幾個耳光,“啪啪啪”,在深夜中,很清脆。陳太監道:“奴婢沒有,對不起小主子,對不起貴妃娘娘,對不起賈大人,奴婢該死?!? 賈元春近來情緒一直不是很穩定,時而不吃不喝的發呆。陳太監、寶琴兩人服侍左右。兩個月過去,再加上賈母、王夫人時常進宮覲見,寬解她,且得知賈環復仇的態度,情況才漸漸的好轉。所以,陳太監此時才能出宮。 而賈環希望見賈元春一面的愿望并沒有實現。元春,無法出皇宮探親。她只讓王夫人說,她將于雍治十六年的元宵回賈府省親。 深夜里九點多,燈火一點點,光線幽暗,房間中,潮濕而悶熱。 賈環看著陳太監打完耳光,這才輕輕的問一句,“陳公公,我、元妃對你如何?” 陳太監羞愧的道:“恩重如山。奴婢有負賈大人所托。”他不想推卸責任。 賈環點點頭,從懷里掏出一疊文書給陳太監看。 半個時辰之后,賈環上前一拳,將陳太監打到在地,高聲痛罵道:“王八蛋,這么大的事,你說一句,不小心就完了?鳳藻宮里,哪個太監、宮女的來歷,你不清楚?你這個背主的奴才。別以為我殺不了你!” 陳太監府中,一名中年男子,看著窗戶上閃動的人影,聽著賈環的怒罵,陳太監的哀嚎,微微一笑。目送賈環怒氣沖沖的出了陳府。 消息,當天晚上就傳到錦衣衛。當京城所有人都認為賈環要搞事情,在引而不發的階段,錦衣衛怎么可能不盯著他? … … 四月二十八日,鳳藻宮中的大太監陳太監盯著一對熊貓眼,被賈貴妃被貶到浣衣局:罪名是他在貴妃面前犯了個小錯。但真正的原因,朝廷內外傳遍: 賈環認為陳太監是內奸。因為,賈貴妃罰陳太監的當天,其母剛見過她,帶來賈環的口信。 然而,陳太監并不認錯,在浣衣局中時常大罵賈環傻逼。 京城的路邊社中,對賈環的這個判斷,褒貶不一。有人認為賈環是在故意找替罪羊,下臺階。有人覺得,陳太監配合、暗害賈皇子的概率還是很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