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死斗(四)-痛罵-《奮斗在紅樓》
第(2/3)頁
賈環的話,說的很快,帶著強烈的個人情緒,但口齒非常的清晰。信息量非常的大。滿朝大臣都聽到,在心中推敲。連御座上的雍治天子都微微動容。
一時間,武英殿中,回響著賈環的哭聲。
賈環說的話,信息包含幾個方面。第一,南安郡王帶著舊武勛集團中的一批勛貴上書天子,要求立賈貴妃為后,乃是擅自行動。賈府絕無此意。
滿朝諸公,不是傻子。今年年初時,生下皇子的賈貴妃為皇后,幾乎都快要成共識。不是賈環說幾句,大家就信他:賈府無皇后之望。但,賈環說:他有人證。他年底作為欽差去江西前和北靜王說過。
這就不得不讓人深思了。
那些準備幫南安郡王吵架,責罵賈環的人,不得不在心中掂量一下。值不值?
第二,賈環在御前承認賈皇子夭折的定論。君前無戲言。賈環以后要推翻這個結論,那就是欺君之罪!
賈環四月初從江西回來,與各方接觸后,放出風聲,他要查賈皇子的死因、真相。最終,內奸,鳳藻宮的大太監陳賦言被趕到浣衣局,自生自滅。接著,賈環動用力量找劉公公的麻煩。
彼時,賈環還是真理報主編,何系在朝廷上是一個龐然大物。
賈環找上膳食房的劉公公,并不算找錯人。在宮中有門道的廟堂大佬們都知道,劉公公曾多次出入楊皇后的永壽宮中:公然挑撥離間。和賈皇子的死,多半有關系。
但,兩人的死斗,最終因為朝政大局變化:何系如同摧枯拉朽般的潰敗,中斷,攻守之勢轉化。賈環因詩作下獄,未嘗沒有劉公公的影子。劉公公和晉王過從甚密。
政治上的事情,從來都是看破而不說破。一干廟堂大佬,心里都明白賈皇子之死有蹊蹺,但這屬于自由心證,沒有證據。沒有人會為賈皇子出頭、喊冤。沒有利益的事情,誰干?
再者,外朝高官,干涉宮中,很犯忌諱。天子又不是沒有成年的皇子。而且,因這件事觸怒天子,很不合算。因為,楊皇后的嫌疑最大?。?
皇宮之中,一樣斗爭激烈。當年,明朝成化天子的萬貴妃,一樣在宮中殺皇子,滿朝皆知。當今天子對楊皇后之寵,恐怕不亞于成化天子對萬貴妃。
所以,賈環回京,看到的是一個“賈皇子死的悄無聲息”的局面。
第三,賈環將賈皇子的夭折,歸于天命,福緣淺薄。
當此之時,天命之說,深入人心。古代的幼兒夭折率非常高。富貴人家的子女,都要取個賤名好養活。比如:賈寶玉。
賈元春若是晉位皇后,說一句祖墳冒青煙,并不為過。這是非常榮耀的事情!而賈環認為:正是因為這份榮耀太過,導致賈皇子無法承受:母貴子榮,所以,四個月大即夭折。
…
...
賈環作為一名無神論者,公然在朝堂上大搞“封建迷信”,這我們是要批判的!
但,放在大周朝的環境下,他的想法,很有說服力。賈環臭罵南安郡王一頓,當眾絕交,相當于總結賈皇子事件的看法。
這在天子心中必然是加分!要知道,賈環的罪名,就是對天子不滿。賈皇子這事,恐怕是最大的一根刺吧!
賈環在“演戲”,武英殿上的群臣,基本都看得出來。他那種突然見到南安郡王的反應太假!還是,那句話,戲法人人都會變,但是結果卻不同。
什么叫“天皇巨星”?看看賈環,這就是!一出場,就搶走滿朝大臣的關注。掌握著主動。攻守之勢,異也!
此時,武英殿中已經是一片喧嘩之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