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西返、南返-《奮斗在紅樓》
第(3/3)頁
只要手握貨幣,很容易拆東墻補西墻。將戶部作為中央銀行使用,很容易實現轉移支付,收支平衡。
所以,賈環的危險,并沒有看起來那么大。晉王黨那么大的勢力,賈環都只是反戈一擊,就煙消云散。不涉及到實際利益,誰敢犯的著惹他?
再者,政老爹當泥菩薩,那是本色演出。賈環根本不用操心。恐怕,他這個通政使,將是國朝有史以來,最沒有存在感的九卿。賈環不會過多的卷入朝政。
方宗師點點頭,笑著伸個懶腰,吟道:“余北上四五年,身在樊籠里不久將返復得自然。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或命巾車,或棹孤舟。富貴非吾愿,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看著瀟灑,心無滯礙的方宗師,賈環心中,感慨無比。就像雍治九年,那個雨夜,山長他們高誦屈子的離騷:長嘆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讀書人的志趣,各不同相同。
而官場如圍城,有的人削尖腦袋想進來,有的人,迫不及待的想逃離。
他心中羨慕,向往之。或許,他五十多歲時,亦當如此時的方宗師時,飄然返鄉。
周史記載:雍治十六年春,禮部尚書,天下文壇盟主方望獻書于雍治天子。所撰《皇周英華》歷時五載,計五十余人才與編撰。全書共三千卷,包羅萬象,卷帙浩繁。記有文學、歷史、農業、水利、商業、海貿、戰爭、工藝、詔誥﹑書判﹑表疏﹑碑志等。
這是繼帝周世祖時,,由三元宰相林季同編寫的《大周全書》之后,又一輝煌巨著,盡顯大周雍治朝的文治之盛。
當然,后世對《皇周英華》所記載的關于康順年間和雍治朝交替的史料,頗多異議。
十六年春深,雍治天子加方望為太保(正一品),賞賜無數,恩榮至極,送其南返金陵。
稍后,真理報主編,《皇周英華》副總裁(常務)魏原質,因功升國子監祭酒。
參與修書的翰林們,各有升遷。
…
…
十一月初八冬至。初七下午,賈府的管事門往賈府的世交、好友各處散帖子。
大理寺寺丞李守榮晚間時分,在家中,看著書桌上的請帖。冬至日,通政使賈政邀請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好友們聚宴。
李守榮感慨的一笑。所謂的賈,王之爭,可以休矣。搖搖鈴,將老管家叫進來,“去和羅華說一聲,明日隨我去賈府赴宴。”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