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目的。-《奮斗在紅樓》
第(1/3)頁
京中歷來有幾大商業繁華之地,除開新近崛起于外城東的信豐街,分別是棋盤街、燈市口,崇文門外,內市。
而棋盤街地處正陽門和大周門之間,不遠處就是六部等衙門。云賓樓是棋盤街最好的酒樓。正所謂: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其中,建筑的富麗堂皇,提供的美酒佳肴,可以想象。
此時,二十多名穿著各種精美服飾的權貴、巨商代表們,各自交頭接耳,議論著。
在今天,戶部召集會商之前,關于鑄幣權的各種分配方案已經被各大報紙大肆報道。最被認可的主流方案是,朝廷將會將鑄幣權授權給九家:
內務府、戶部、工部、三大皇商、晉商,徽商,廣州行商,西南錢王、賈府。
這九家將會分別擁有鑄幣權。推動銀幣的發行、流通。其中,內務府代表著天子的利益,戶部是國庫,工部提供鑄造的人力、技術,賈府作為首倡者。
這個方案,本身就有很大的爭議。因為,它排除了其他人參與其中。而現在朝廷的方案,不是分配名額,而是分配份額,爭議更大。這涉及到誰拿得多,誰拿得少的問題。
所以,此刻,云賓樓二樓,以茶話會形式擺著的七八張八仙桌,各自坐著的權貴、巨商代表們,一片沸騰!
需要額外說明一句,為何權貴得以與會?眾所周知,在國朝是權力大于資本。有權,就不怕沒有錢。有錢無權如魚肉。曾經有人做過統計,天下身家超過百萬兩白銀的巨商,有十七家。其中,有12家是皇親國戚、勛貴。
所以,要推行銀幣,少不了他們的參與。
但為何四大財團中,沒有皇親國戚、勛貴這一個組成部分?舉個例子。比如晉商,晉地身家超過十萬以上身家的人,比比皆是。他們聯合起來的、松散的商人團體(財團),總資產普遍都在1千萬兩白銀以上。自然是遠超過皇親國戚們。
….
…
在云賓樓中,各權貴、巨商代表們和戶部尚書趙鶴齡交談,詢問,會商時,
外面等待消息的人們如同貓兒在心里撓癢般,急切想知道里面的情況。
而遠在東莊鎮上的賈環,正在陪著妻妾,在妙峰山金云峰的潭柘寺內的二層樓閣中賞景,遠眺中遠山青青如美人的娥眉,近看山腳下繁華的東莊鎮:屋舍、商鋪、良田、樹林、山丘、書院,沐浴在柔和的春光中。
梵音陣陣,響在潭柘寺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