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驚弓之鳥(中)-《奮斗在紅樓》
第(3/3)頁
眾人此時,用顯微鏡一般審視計劃,在謹慎的樂觀中,等待著時間流走!
這時,門外錢槐來回報,“三爺,石通判來了。”
石賦,北直隸人,表字德輝。現為湖州府通判(正六品)。和賈環是鄉試同年,會試同年。當日,他少年得志,21歲即鄉試高中。但卻在會試中折戟。
然而,乙卯科舞弊案,最終反轉過來,賈環無罪。汝陽侯之子趙星辰被革除功名。石賦補上三甲最后一名。在賈環的運作下,外出江南任縣令。這幾年官運亨通。
賈環去年攜林千薇在江南游玩時,便是石賦和浙江左參政宇文銳招待的他。
雙方淵源極深!
石賦是到吏部敘職。國朝的官員,在任期內,都有這個流程。賈環和石賦下帖子約了今晚在北園中吃酒。
龐澤大鼻短須,主動道:“子玉,我就不去了。”進士們吃酒,他一個秀才,很尷尬。
…
…
清雅的樓閣中,夏夜的小雨垂落,北園的水榭樓閣在凄迷的雨中,若隱若現。
酒桌上,喬如松作陪。三人邊吃邊談,聊的很盡興。
石賦容貌俊逸,時年28歲,有著在基層歷練出來的圓滑,和賈環說起沿途見聞,笑著嘆道:“子玉,我說出來,你別笑我。山東段的運河上那情況亂的!我歷任親民官都感到害怕。那些漕工,幾十個人就突然圍上來了。要買路錢。我當時腿就嚇軟了。”
賈環微微皺眉,低聲道:“那邊運河上已經沒有王法了嗎?”他想起了前太子之子寧榕。莫非,這就是他的憑仗。歷朝歷代,山東都出過民亂。老百姓苦啊!
明正德年間,白蓮教作亂,席卷山東。
石賦收斂了笑容,搖搖頭。
賈環和喬如松都有些沉默、沉重。年后,真理報上就有報道,山東運河沿線的漕工,情況不穩。紀侍郎當時還以此頂了華大學士一句。
而從賈環的角度來言,他在江南所見的周朝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各種矛盾,在運河沿線,尖銳得,已經到了要爆發的地步了嗎?
這時,外頭一名小廝驚慌的跑進來,“三爺,龐相公讓我來送口信。大事不好。朱御史在教坊司被錦衣衛抓走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