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七百六十二章 歸去。-《奮斗在紅樓》


    第(3/3)頁

    雍治天子滿意的點點頭,道:“還算不錯。朕不用他,你將來也不用他。你駕馭不住。”

    “兒臣遵旨!”

    “你去吧。”

    晉王走出西苑中的御書房,穿行在秋色怡人的御花園中,這時才微微回過神來。

    近日因為他營救朱鴻飛之事傳開,朝中確實多了許多建言立他為東宮的聲音。他今日被天子召見,原以為是要談及東宮之事。不想,卻被他父皇三言兩語的糊弄過去。

    晉王心中嘆口氣。他父親對皇權看的格外重啊!怕他為太子,威脅皇權。一個朝氣蓬勃的太子,一個行將就木的天子,人心會如何選擇?

    他心中禁不住浮起些不忿的情緒!這老東西!

    …

    …

    閏七月底,距離賈環和黛玉的婚事沒幾天。賈府中送禮的人群絡繹不絕。

    賈環近日亦有些忙碌。

    一場秋雨落下,天氣逐步的變得寒冷。正所謂:夜山秋雨滴空廊,燈照堂前樹葉光。

    書房中,一排燭光,照射的房間中明亮如白晝。窗外雨滴。賈環正在考校燕王寧淅。布置著未來數年的作用。他和黛玉成婚之后,便準備南返金陵。

    寧淅婚后,蓄起胡須,略顯成熟些,依舊文弱。闡述,應答著賈環的問題:如何緩解,甚至解決日益激化的社會矛盾,以及社會財富分配不均的問題。

    賈環負手而立,道:“子文,發展才是硬道理!要解決當下國朝的社會矛盾,只有發展生產力,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才能重新調整利益格局。

    這是溫和的做法。而更激烈的做法,就是改朝換代。比如,當年的明朝。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任何王朝,只要抱殘守缺,不改革,終究要被掃到歷史的垃圾堆中去,逃不脫王朝興替的規律。”

    寧淅用力的點頭。心中感慨難言:先生有治國之才,經天緯地之能。若執政,必將現盛世。可先生求官而不得。當今天子猜忌不肯用。”他倒沒想到別的地方去。以為先生是仕途失意,將一身經世濟國的本事都傳授給他。可他只是中人之姿,如何能學到先生本事的十之一二?

    寧淅微微仰頭,看著先生挺拔的身姿,沉靜的臉龐,心情激蕩,脫口而出道:“先生,若我為天子,必拜先生為相,治理萬民,澤被黎庶!”

    賈環微怔。隨即,微微一笑。窗外雨潺潺,秋意闌珊。

    離別,已經不遠了!

    …

    …

    雍治十七年,八月初二。賈環迎娶黛玉。北園中,張燈結彩。

    這場婚禮的場面之盛大,被京中所矚目,賀喜的賓客層次之高,如此種種,不一而足。何須贅述?

    八月中的晚上,月華如水。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雅致的房間中,光線明亮。視線所及處,都能看到書本。林妹妹已經從瀟湘館搬到北園里來。

    北園的正房,是賈環和寶釵的住處。西廂房住著蘇詩詩。東廂房是賈環的書房。蘇詩詩隔壁相同的院落是林千薇的院子。賈環書房東,橫穿一個花廳,便是黛玉院的西廂房。韻兒的院落在黛玉院的東側,方便她出入。

    明亮的燭光下,黛玉挽起一頭青絲,盤著少婦發髻。一襲羅衫襦裙,精致的瓜子臉,秋水美眸。渲染著她江南煙雨中孕育出的靈秀,嫵媚氣質,姣花照月。

    “環哥,這寫的…”黛玉在書桌前,微微偏頭,看著身旁的丈夫,“太沉郁悲愴。”

    她手里拿著的是,賈環這幾月中閑來無事,寫的桃花扇的一些稿子:哀江南。

    曲曰:山松野草帶花挑,猛抬頭秣陵重到。…

    問秦淮舊日窗寮,破紙迎風,壞檻當潮,目斷魂消。當年粉黛,何處笙簫?…

    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賈環站著,輕輕的撫著黛玉的秀發,笑道:“桃花扇本來就是個悲劇啊!”

    又吟道:“竟指秦淮作戰場,美人扇上寫興亡。兩朝應舉侯公子,忍對桃花說李香。一聲檀板當悲歌,筆墨工于閱歷多。幾點桃花兒女淚,灑來紅遍舊山河。”

    “好詩!”黛玉默誦一遍,就記下來,提筆在紙上寫出來,狡黠的一笑,靈動無比,道:“環哥,我若寫悲愴之詞,你定然要數落我。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賈環禁不住莞爾。有林妹妹陪著,這時光,又怎么會流逝的不快呢?這讓他更加的憧憬金陵的生活。

    正說話間,紫鵑,襲人兩人拿著厚外套、熱茶進來。紫鵑道:“三爺,姑娘,已經是亥正一刻了。”

    賈環點頭。此刻,窗外,月出中天。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帶玉看。

    …

    …

    雍治十七年八月十四日上午,賈母病逝。壽八十一。喜喪。二十八日,賈政辭官丁憂,舉家扶靈柩南下,歸葬金陵。

    賈環偕寶釵、黛玉并妾室,南歸。

    (第六卷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