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算被痛罵不孝,他依舊堅持公正,這是何等崇高的品德? 文武百官恭敬垂頭,在如此莊重神圣的場合,影響力極大的新科狀元郎卻在訴說兩件很小的事情。 但恰恰是這兩樁事,更凸顯了攝政王的高尚品德,崛起之時有良知有公義,掌權之時依舊堅持公正。 人群中翰林院編修秉筆直書,記錄著神圣一天的全過程,新科狀元當然不可能說謊,三法司肯定有卷宗留存。 至于話外貶低景德年間,那也是前朝舊事了,景德年前藏污納垢,現在才能更好地激濁揚清。 就在眾人繼續看向狀元郎時。 突兀。 柳元嘉做了一個極其無禮的舉動。 他抬手指著金色身影,痛罵道: “攝政王,你神格加身,又得臣民擁戴,挽狂瀾于既倒,解中原百姓于倒懸之苦,一舉葬滅北莽帝國,你若不稱帝,蕓蕓眾生何所仰?天下萬民何所從?” “你再不稱帝,就是寒了天下百姓的民心!!” 說罷撲通跪倒,擲地有聲道: “恭請攝政王順合民意,登頂大寶!” 身后的新科進士們隨之跪伏高呼: “恭請攝政王順合民意,登頂大寶!!” 漸漸的,百姓的聲音從首到尾蔓延三十里,人人心甘情愿一臉崇拜,京畿之地響起震天動地的呼喊聲。 不管是從前還是以后,攝政王都應該是皇帝! 今日之前,他功蓋海內。 今日之后,他許諾免除田稅,廢除一切苛捐雜稅,長達八年! 面對山呼海嘯的請愿聲,賈環躍身下馬,來到狀元郎面前,強行將他扶起,朗聲怒斥道: “本王受皇恩輔佐社稷,豈敢辜負,你如今勸本王稱帝,是陷本王于不義!” “此話休要再提!諸位速速起身!!” 說罷挨個將進士們攙扶起來,態度格外堅決。 柳元嘉神色焦急,又不敢再勸。 無數百姓鴉雀無聲,當攝政王拒絕的話語傳來,所有百姓都愁眉不展,心急如焚。 猛然。 “攝政王!!”一位紫袍玉帶的老人疾步來到官道。 正是當朝首輔! 緊接著,內閣諸公和六部大員,及翰林院清貴官員,還有各部衙門的官員通通都跟在諸葛首輔后面。 一炷香內,各地封疆大吏包括五品以上的武官,陸陸續續走向金色身影。 如果是在兵諫政變那一夜不久,攝政王想要改朝換代,他們絕對絕對不可能出現,簡直是荒謬絕倫,野心勃勃讓前人在天之靈惡寒,讓后人觀史都覺得無恥。 但攝政王滅掉了幾百年的北莽帝國,這是有史以來最輝煌的戰功,為中原開疆拓土,為后世鏟除危機,使得中原大地煥發出勃勃生機。 鼎盛威望,深入神州各個角落,當世神明,護天下萬民安寧! 攝政王確實配得上登頂極巔! 諸葛首輔來到跟前,誠懇地躬身行禮,朗聲道: “攝政王從微末中崛起,鏟奸除惡,為民謀福祉,朝中逆臣如江無淵、如崔向巍,如姜氏姜岐,如尹氏尹皇后,他們居于中樞,一令便可傾軋天下,若非攝政王掃過重重阻礙,將他們悉數鏟除,朝野早就烏煙瘴氣,混亂不堪。” “白蓮作亂幾十載,江南富庶之地滿目瘡痍,白蓮首惡大肆屠戮官民,致使江南人人自危,畏之如虎,若非攝政王勇蓋山河、扶廈將傾,一全三十年未竟之功,江南早已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北莽狼子野心,威壓神州數百載,百姓談蠻色變,狼蠻掠我山河,殺我子民,若非攝政王神威無匹,橫推萬里,我神州子民仍日夜防患狼蠻,民心難安。” 不愧是朝堂宰相,不假思索,一口氣說完,字字渾厚有力,接著鏗鏘有力道: “請王爺早膺大位、統御萬邦!” 身后文武百官整齊劃一地躬身,異口同聲道: “請王爺早膺大位、統御萬邦!!” 聲音順著初秋涼風,傳遍方圓幾里,無數百姓也發自內心地震吼: “請王爺早膺大位、統御萬邦!!!” 賈環目睹這一幕,幽幽長嘆,接著快步來到諸葛首輔面前,將老人給扶起來,又一一安撫內閣諸公及社稷重臣,最后斬釘截鐵道: “尺寸之功,焉敢觍居帝位?此事休要再提!!” 說罷不顧眾臣勸阻,執意折返回汗血寶馬,準備回京拜見君上。 豈料,麾下悉數跪拜在地,聲音飽含敬仰而又高亢: “懇請王爺登頂大寶!!” 歐陽瑾秀才雙鞭他們統一跪地吶喊,緊接著,天下各地錦衣衛都恭敬跪伏,在地不起。 其中有江南趕來的花癡陸百戶,也有嶺南嚴百戶,更有致仕享副千戶待遇的王正倫王副千戶。 每個人都發出堅定不移的聲音—— 請攝政王登頂大寶!! 其中嚴百戶眼眶濕潤,激動得難以自持。 他和攝政王初識,只是巷尾擒拿禿驢,彼時攝政王只是籍籍無名的力士,卻又雄心膽魄,遇敵不退,迎難而上。 原本以為賈環小兄弟終其一生,頂多是副千戶,沒想到短短幾年,竟成就了無上輝煌!! 而王正倫跪在地上請愿,心中更是感慨萬千。 昔日麾下的總旗之一,三人為了百戶權勢競爭,那時候他就看到了賈總旗眼中熊熊燃燒的野心火焰,他也知道這肯定是未來權力場上的人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