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不作不死-《黑鐵之堡》
第(2/3)頁
一日之間,軒轅之丘御史臺監察御史蘇乾凌的名聲在幽州城就變得臭不可聞,而酒樓茶館之中,也隨處可見大罵吞堂的幽州城的百姓。
張鐵這次在通天教作亂之前就大破通天教,一舉將其扼殺在搖籃之中,不知道讓多少幽州百姓免于被通天教弄得家破人亡,聽到這么有本事的一個廷尉上任不到三個月居然就被吞黨和御史臺中的一個陰險小人逼得不得不辭職,幽州城百姓群情激奮,可想而知。
這一日,吞黨和軒轅之丘御史臺監察御史蘇乾凌正式被張鐵架在了火架上,而隨著這個消息越傳越廣,那火架下面的火也會越燒越旺。通天教越鬧騰,造成的破壞越大,太夏的官場民間對吞黨的指責和憤怒也就越來越多——因為,太夏唯一大破通天教的一個廷尉,還被吞黨為了一己之私給排擠得無法繼續在廷尉這個職位上干下去了,通天教這也才越來越囂張,特別是后者,已經不是用火來烤,而是直接在吞黨的胸口捅刀子——這是殺人不見血的刀子。一刀下去,就要吞黨傷筋動骨,元氣大傷。
這一次,張鐵知道,自己和太夏的吞黨一派算是正式撕破臉皮,再也沒有任何的回旋余地了。
自始至終,吞黨就沒有給過自己和懷遠堂任何的回旋余地,即使這一次自己可以忍讓下來,也只會被吞黨以為軟弱可欺。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這個道理,在哪里都一樣。
只是吞黨恐怕做夢都想不到,自己的反擊會來得如此之快,如此讓人難以招架。
不作死就不會死——經過這一次后,吞黨想必會真正明白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了。下次吞黨想要再動自己和懷遠堂,可就要好好想想了。懷遠公的子孫,豈是任人欺凌的,懷遠公當初能把吞黨弄得灰頭土臉,差點封禁了太古道德碑,懷遠公的子孫,也不是吃素的。
前天在白虎臺,督宰大人在知道張鐵要辭去幽州廷尉的職位后,一直不置可否,沒有太多的表示,只是今天,隔了兩天,當張鐵真正把這件事付諸行動之后,在離開幽州之前,督宰大人卻派人來叫張鐵,想要在臨走之前與張鐵單獨見一面。
來到幽州城這兩日,督宰大人其實并沒有閑著,而是一直在關注著通天教的事情。除了聽取各方的匯報之外,督宰大人還調閱了廷尉寺中通天教的所有卷宗,查看了所有的物證,甚至還親自到廷尉寺的大牢之中,審問了廷尉寺抓住的幾個通天教的教徒與活口與查驗了那具影魔的尸體。
自始至終,在陪著督宰大人的時候,張鐵就沒有看到督宰大人的那張黑臉上有過一絲笑容。
1月5日晚間,督宰大人的飛舟離開幽州城,連夜直飛昌山郡。
這一次,通天教在昌山郡的幾個郊縣之中隱藏發展了一支10000多人的力量,可惜那些人還沒來得及發難就被張鐵派出的獬豸營搗毀了老巢,將通天教在昌山郡的所有首腦人物一網打盡,其余人也按名單一個個的抓捕,這幾天的時間,離幽州城較遠的昌山郡中的一些通天教的骨干人物還沒有押解到幽州城,同時昌山郡中還發現了一個保存完好的通天教的祭壇,督宰大人等不及,就連夜直接飛到昌山郡。
原本張鐵按理是應該一起去的,可既然已經決定要辭去幽州廷尉的職務了,要唱戲也就要來全套,這種時候辭職的話效果最好,讓人感覺最委屈,也因此,張鐵也在這一天辭去了幽州廷尉的職務。
督宰大人的飛艇從昌山郡回來的時候,又經過了幽州城,在懷遠會館的張鐵接到消息,一抬頭,那巨大的龍形飛舟正懸停在幽州城三四千米的上空,張鐵也沒有廢話,直接從懷遠會館之中沖天而起,眨眼的功夫,就飛到了天上那艘飛舟的面前。
飛舟上面的一個活動的半封閉的甲板上的水晶罩滑開,張鐵看到督宰大人身邊的那個年輕騎士向自己示意了一下,張鐵就直接落到了甲板上。
這個年輕的騎士張鐵已經見過三面,一次是在河邊,兩次是在白虎臺。
這個人叫高天奇,是督宰大人的親隨心腹,職位是東北督護府的門下督曹。門下督曹這個官職,主督護府的兵衛與巡察侍從之職,在太夏,能在督宰身邊干這個差事的人,都是督宰放再自己身邊親自調教培養的人,將來十有八九,會出任一州刺史之位,也因此,這個職位在太夏又稱為“刺史種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