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卷 第十章 嘗試-《黑鐵之堡》
第(2/3)頁
《論超高音速空天飛行器在戰略動能武器中的運用》
《限制天基動能武器條約——保護天空那最后一片凈土》
……
第一次查詢,張鐵找到的相關資料和書籍總共有四十多本,張鐵操作著操作臺上的按鈕,直接打開了第一本資料——《從通古斯大爆炸看動能武器的未來》……
一連串的文字就出現在張鐵面前的金屬像素顯示幕墻上。
后面的整整三個小時,張鐵就在房間之內,如饑似渴的吸收著關于動能武器的一切知識。
動能武器與傳統的武器不同,大災變之前人族發展出來的傳統武器,如各種導彈,炸彈和核武器等,都是依靠爆炸來殺傷和摧毀目標,而動能武器對目標的殺傷方式卻不是爆炸,它是依靠其本身具有的強大的動能來摧毀目標。
不要覺得用動能摧毀目標的武器威力不大,據說當時的人族科學家研制動能武器的靈感,就是來源于大災變之前發生在人族一片次大陸上的由隕石撞擊地面帶來的大爆炸,當一顆隕石以巨大的速度和質量撞擊到地面上的時候,它釋放出來的動能和威力,已經超過1000顆原子彈的爆炸威力,一次隕石的高速撞擊,眨眼之間,數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就化為一片焦土。
動能武器的威力,只有速度和質量有關,只要一個物體能達到巨大的速度,哪怕那個物體的質量不大,也可以帶來巨大的威力。
在大宅變之前人族發明的所有的動能武器之中,如何獲得巨大的速度,成為了一件動能武器威力大小的關鍵點。
為了獲得巨大的速度,人們想盡了各種辦法,電磁炮是利用電磁的加速原理讓它發射出去的彈丸獲得巨大的速度,天基動能武器則直接把電磁炮架在了星球的同步軌道上,變成軌道炮,軌道炮朝著地面發射出去的彈丸除了獲得電磁炮帶來的巨大初速之外,還獲得因為返回大氣層之后的因為地心引力帶來的重力加速度的增速,速度會越來越快,一顆軌道炮的動能炮彈落在地面上的時候的速度已經達到數百馬赫,威力非常恐怖,像《上帝之矛計劃》中提到的天基動能武器,就是從太空之中對著地面目標發射出由火箭助推器推動的“鐵矛”,從而讓“鐵矛”獲得與軌道炮炮彈同樣的雙重加速能力,從而擊毀地面上的目標。
大災變之前,人類已經發明了彈道導彈的攔截技術,所有核武器的作用,都打了折扣,但是動能武器的打擊,卻是無法攔截的。正是因為動能武器威力大,又無法攔截,所以在大災變之前,人族各國都爭相發展各國的動能武器,以代替核武器成為新的戰略威懾力量。
張鐵在那些資料和書籍之中還看到了一張表格,那張表格上列舉了人類發明的各種武器的動能威力大小的比較,也正是看到那一副圖上各種武器動能威力的比較,張鐵才終于清楚自己擊殺圣光帝國七個騎士的那一錘有多恐怖。
大災變之前人類發明的重量最輕的戰術核武器——戴維小型戰術核武器的爆炸威力就是四百一十八億焦耳,相當于十噸TNT炸藥的爆炸當量,自己那一錘擊打下去的能量,是四百五十億焦耳,也就是說,自己那一錘的動能威力,比一顆小型戰術核武器還要大上百分之十。
核武器的威力是擴散開來的,而動能打擊的威力卻更加的集中,因此也就帶來更大的殺傷效果。
這樣的威力,加上自己的戰氣還有雷神之錘上附帶的兩種殺傷效果,圣光帝國的七個神棍首當其沖,自然第一時間就灰飛煙滅。
而所有的資料之中,最讓張鐵精神一陣的卻是那篇《論超高音速空天飛行器在戰略動能武器領域中的運用》——
那是大災變之前一個華人科學家提出的戰略動能武器的構想,制造一架可以達到數十倍音速的高超音速空天飛行器,這樣的飛行器在飛行過程之中,哪怕只是對著目標投下一根鐵棍,鐵棍離開飛行器時候的速度也是數十倍音速,這樣的速度,從空中飛下來的過程之中再二次加速,鐵棍落在地面上的威力,也就和核武器差不多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