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養雞養蝦搞養殖-《我在1982有個家》
第(1/3)頁
男孩子們還真想抓兔子。
初春的兔子雖然不肥,可好歹有肉,回去不論紅燒還是燉湯都是美味。
然而沒有兔子。
王憶看著他們說:「兔子?哪里有兔子?我看你們像一只只的兔子!」
王狀元等人的情緒頓時由興致高昂轉為了意興闌珊......
沒有兔子,那還是擼榆錢吧。
樹上榆錢正嫩。
榆樹樹皮粗糙很好攀爬,有些老榆樹樹干還不筆直,學生們蹭蹭蹭就爬上去老高。
王憶已經習慣了這年代的學生們的活動方式,這種攀爬不算什么,學生們摔不下來,摔下來家長也沒有找老師負責的。
他們只會罵孩子:該,活該!
纖細的榆樹枝被扭斷扔下來,女學生們便拎著竹筐子來擼榆錢。
嘴饞的會先擼一把塞進嘴里咀嚼上。
王憶也擼了一把吃,他倒不是嘴饞,他想試試生吃榆錢什么滋味。
滋味不太好,寡淡有野菜的草腥氣,不過逐漸咀嚼倒是嚼出了絲絲的甜味。
對于這年代的孩子,這點甜味已經足夠讓他們對榆錢擁有好印象,畢竟平日里想吃糖不容易。
可天涯島的學生們是例外。
他們平日里不缺糖,甚至他們現在都不吃硬硬的水果糖了,要么吃奶糖要么吃高粱飴、大蝦酥、花生酥、牛軋糖。
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吃著榆錢的學生紛紛往外吐:「呸呸,今年的榆錢不好吃,不甜了?!?
「肯定是去年太干旱的原因,干旱了就不好吃。」
「生火烤一下試試,熱的時候可能好吃一些......」
最后說話的人拿眼睛瞟王憶。
她們想點燃小爐子來看看什么樣子,但王憶不允許學生擅自生火。
女孩子終究乖巧聽話,看到王憶這邊板著臉不回應,她們沒敢自己做主去拿出小爐子來生火。
可是她們也不能不去生火,否則就顯露出意圖是想要玩小火爐了。
于是她們便用路上撿到的枯枝生了一小堆火,將帶著榆錢的榆樹枝放在火焰上燒了燒,趕緊拿出來趁熱吃了起來。
火燒榆錢似乎是外島的獨特吃法,王憶沒聽說過其他地方有這樣吃榆錢的。
這種吃法對榆錢有要求,必須得是嫩榆錢。
島上大人擼榆錢一般不要太嫩的,因為這東西一旦溫度高了比如浸到開水鍋里的話,那稍微一燙就會化成一鍋黃湯綠水,壓根吃不到嘴里。
要跟糧食混合在一起吃的榆錢必須不太嫩也不太老,因為老榆錢又苦又澀又嚼不爛,無法下咽。
火燒榆錢的滋味比生吃要稍微好點,學生們勉強的吃了一些。
她們統一評價是:不如方便面和餅干好吃。
這樣,學生們對榆錢的興趣不那么大了,把擼榆錢當成了例行公事。
教師們見此覺得不行,祝晚安有辦法,拍拍手說:
「同學們,讓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吧,來一場擼榆錢大賽!」
不需要獎品,只要有名次就行了。
榆錢頓時開始紛飛。
如同一場綠雪。
李巖京在樹下仰頭看了一會,然后徐橫沖他賊笑:「李老師,你的頭頂真綠啊......」
今天上山除了能擼榆錢還能撿地衣,因為前兩天夜里下過一場春雨,地衣便長出來了。
地衣得是雨后才有,或者說雨后的地衣才嫩,才適合做食物。
天涯島上特別是山上的地衣很受歡迎,因為干凈,這里是石頭山,地衣長在石頭縫里,當然野草也是從石頭縫里長出。
地衣往往長在野草的根系之間,撥開野草,便能看見一團團、一簇簇的墨綠緊貼著地面,如同木耳。
相比木耳,地衣還要更水靈。
外島山上的地衣膠質豐富、滑嫩透明,猶如凝脂。
可能因為山地土壤不夠肥沃,這里的地衣長不大,總是小巧玲瓏的,跟一朵朵墨綠色的小花一樣甚是可愛。
這年代的農村人對地衣很熟悉也很喜愛,它們可以熟吃,也可以生吃。
熟吃是做炒菜做包子、餃子,生吃就是涼拌地衣。
當然這個生吃也不是純粹生吃,它得用開水汆燙一下,只是時間很短,就跟用羊肉卷牛肉卷下火鍋一樣。
涼拌地衣這種小涼菜適合下酒。黃有功是做這道菜的好手。
到了中午開始吃飯了,一個個的戶外小火爐升了起來。
為了安全王憶買的是燒炭的,燃氣小爐子對學生來說太危險了,一個操作不好要是爆炸了,那王憶一輩子都得難受。
燒炭的小爐子對學生們來說也足夠新奇,主要是個小巧罕見。
這爐子操作簡單,別看個頭小,其實很容易點燃。
干草干松枝引燃,放入砸碎的炭塊后便烈焰熊熊。
學生們圍坐一團一個勁的歡呼。
教師組這邊也有小爐子燒起來,黃有功先拌地衣。
涼拌地衣的方法有兩種,如果用冷水的話,一定要加醋,可以起到利水作用;如果用熱水的話,則不需要加。
這點黃有功清楚。
王憶拿出調料包,黃有功找了鹽巴和香油,說:「我為什么喜歡涼拌地衣?這東西用的調料簡單呀,我以前沒錢,嘿嘿,所以下酒菜越便宜、越簡單越好?!?
地衣洗干凈,僅加上鹽巴和小磨香油,他又點了一點醋,這樣一大碗水艷艷、亮晶晶的涼拌地衣就出來了。
黃有功立馬招呼祝真學、徐橫等人開始喝了起來。
秋渭水笑道:「就這么一道菜下酒嗎?」
徐橫從兜里掏出幾個咸鴨蛋,滿臉得意:「這也是下酒好菜?!?
祝真學則帶著花生米,用小爐子上的鍋子炒了個花生米。
炒的很香。
學生們饞了,祝真學帶了足夠多的生花生米,便分給學生,讓他們自己下鍋炒。
秋渭水指導了起來:「一定要小火炒,慢慢炒,花生米很容易炒焦的?!?
「一旦看到花生米差不多熟了立馬把鍋子端下來,余熱便足夠炒熟它們......」
很快,油香味和熟花生的香味被風吹的漫山遍野了。
教師們這邊開始喝起來了。
一杯酒下肚,黃有功的臉上泛起了潮紅色。
他情緒盎然,拍膝而高歌,一首不著調的漁歌響起來,自己作詞:「吃地衣、吃花生米,勝似靈丹妙藥喲......」
「黃老師這是吃美了?!雇鯌浂酥槐P地衣炒雞蛋過來。
地衣炒雞蛋是野菜中的名菜。
這東西自身除了鮮嫩、略帶清香之外,沒有特殊的味道。
于是它們同雞蛋一起炒過后,花生油和雞蛋的香醇就會被地衣吸附。
此時吃一口地衣,除了鮮嫩和脆生生外還有醇厚香味。
獨特的口感和滋味滯留舌根,久不退去這種香味可以媲美紅燒肉,還沒有紅燒肉的油膩,令人百吃不厭。
王憶跟教師們碰酒杯,大家伙隨隨便便的聊了起來。
學生們除了炒花生米也做了炒雞蛋,有的是大蔥炒雞蛋有的是辣椒炒雞蛋,還有做燉豆腐的,做雪菜炒肉末的。
當然主力還得是在門市部采購的成品小吃。
有人買了一盒午餐肉,有人買了一罐水果罐頭,有人買了幾張辣片,有人買了一些豆干,有人買了一塊鹵豆腐......
就跟變魔術一樣,學生們動動手,野餐布上多了許多的食物。
學生們第一次春游野餐,而且餐飲很豐富。
他們在書本在電視上看過城里學生野餐的場景,還比不上他們現在的食物豐富呢。
所以他們快活極了,自己組織節目表演起來。
李巖京也非常快活。
他酒量不佳,喝了一杯之后便跟湊到學生堆里去搶吃的,逗弄的學生一個勁哇哇叫。
這讓他更加快活,跑過來對王憶激動的說:「王老師,咱們學校的日子太好了,我從沒有想過我還能過上這樣的日子!」
「就跟做夢一樣!」
王憶見過23年的李巖京,那時候他已經成了個小老頭,孤零零的待在一座被年輕人拋棄的小島上曬太陽。
跟現在的意氣風發大相徑庭。
這讓他有些憐憫這小老師,便拍拍他的肩膀說:「以后學校給你在樓上分一間宿舍,你就把學校當家好了?!?
「到時候娶個媳婦住在學校里,留在我們島上,永遠過這樣的日子!」
李巖京興奮的叫道:「這可太好了,王老師,你太偉大了!」
王憶笑著推開他,又跟其他人開始喝起來。
徐橫問道:「我有沒有自己的宿舍???我也準備結婚了?!?
王憶說道:「肯定有,你還有一棟兩層的小樓呢,你和班副都有。」
他看向孫征南:「班副,你和小祝老師什么時候結婚?」
孫征南訕笑道:「已經領證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