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結論-《最后結局》
第(3/3)頁
臺下頓時有人罵罵咧咧,但是那聲音逐漸遠去且低沉下來。
劉彥也不管,他繼續說道:“我很歡迎你們對此事發言,但是要有理有據,光是抬杠沒意義,現在正是我們發現危機時的應對窗口期,沒時間讓你們打嘴炮……就如我剛才所說,依照該造物的材質與功能來推算,其制造文明只高于我們一到兩個工業革命的差距,所以這個文明絕對不可能存在于阿爾法巨星里,也不可能存在于這個恒星系中,因為沒有足夠的造物和集群來為其提供能量,其連維持都做不到,這是絕對肯定的一件事!”
這話出來,臺下的高層領導全部都松了口氣。
劉彥繼續在臺上說道:“智庫團隊們提出了一個有趣的推測,我覺得這很有討論價值,那就是該造物會不會是一顆偵察飛船之類的東西?”
聞言后,臺下許多人都在議論紛紛,片刻后,一名高層就問道:“偵察飛船?一艘可以直接引爆恒星,毀滅一片恒星系的偵察飛船?”
劉彥卻是非常肯定的道:“隨著文明層次的提升,高文明層次的造物在低文明層次眼中看起來就如同奇跡或者神跡,就拿我們來說,隨便一架宇宙戰機回到地球時代,也就是六七年前,諸位認為會發生什么事情?全世界的所有武器集合起來恐怕都不夠這架宇宙戰機打的,而我們給予這架宇宙戰機的命令是對地球圈文明進行偵察……所以這很難以理解嗎?‘區區’一架宇宙戰機罷了,碾壓‘區區’的星球文明罷了,這有什么好值得大驚小怪的?”
臺下眾人漸漸沉默,劉彥才又繼續說道:“我們才進入宇宙深空六年而已,對于宇宙深空里的一切狀況都是未知,我們既不知道宇宙中是否絕對限制‘超光速’,也不知道宇宙中的能量總量是否保持不變,所以我們無法確認我們所處的宇宙是否執行黑暗森林原則,那萬一呢?”
臺下就有又一名領導問道:“劉彥先生,我們時間緊急,而且這也不是科普會,我們正在討論關于人類生死存亡的末日浩劫,所以請您能夠說得更直白一些。”
劉彥就無奈的道:“行,那我說得更直白一些……我們一般會將偵察機放在什么地方?我們一般會對什么地方進行偵察?答案就是文明輻射范圍內,比如我們,我們就時刻監控著我們所在的這個恒星系,而高出我們一到兩個工業革命的文明,也不可能去監督所在的河系另一端,相隔幾萬,幾十萬,幾百萬光年的宇宙彼端吧?這毫無意義不是?所以這個推測就是……該文明不在我們恒星系,而在我們周邊恒星系,預測范圍大約在五到二十光年范圍內,恰好……”
“在大約三四年前,我們有一份對周邊恒星系的觀察記錄,對,就是這份……”
劉彥轉頭看向了身后大屏幕,所有人都看向了那個大屏幕,在他們眼中有兩幅深空拍攝圖片,一副較亮,一副較暗。
“如果不是拍攝失誤,或者是拍攝角度問題,或者是發生天體級別的災難之類,那么我們可以肯定了……”
劉彥臉上露出了痛苦的神色來,他指著那顆變暗的恒星道:“這就是外星造物的主人所在位置了。”
“那里的恒星變暗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