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虛擬實境-《最后結局》
第(1/3)頁
收容物沒法在信誓之書上書寫文字。
這一點是路遠明沒想到的,也不知道是這些收容物不算是信誓之書的認證范圍,還是因為信誓之書僅僅只是黃金律法的九個部件之一,不完整的緣故。
總之,這是一步險棋,一旦這些收容物在關鍵時刻反叛暴走,將會給予人類文明造成巨大的損失。
不過有一點讓路遠明打算這么做的原因,那就是眼前這個書本收容物很“質樸”。
不管是因為才變成生命,還沒有學會知性的種種嬗變,還是因為他四十米大刀的緣故,總之在路遠明的直覺中,這本書確實是真心實意的想要和人類合作。
接下來,這本書還說了許多只有收容物才知道的隱秘,比如證實了科學家們所猜測的收容物也有強有弱,不過收容物沒有生命知性,雖然自然不存在將其區分等級或者數字化的考慮,它只是知道收容物有強有弱,強大的甚至讓它膽顫,弱小的則不值一提,它差不多屬于中間水準那種。
而且它們吞噬信息的方式方法也并不相同,比如它的吞噬方法就是將信息記錄,記錄即算是吞噬,之后無非就是慢慢消化罷了,而劉彥等人其實就處于被吞噬階段,類似于人類咀嚼食物的時候。
還有一些特別弱小的收容物,它們連知性生命都無法吞噬,只能夠通過與知性生命互動來獲得信息,而這一類的收容物往往也無法形成自律型邏輯思考能力。
而比書本強大的收容物就很可怕了,它們并不以生命為吞噬目標,因為它們的吞噬目標是一切!
時間,空間,物質,能量,乃至是整個宇宙的萬物,它們能夠針對廣域信息進行直接吞噬,其結果就是廣域宇宙空間消失或者改變,化為了屬于它們的信息場域。
比如翻轉齒輪就是這樣一個等級的收容物,一旦其吞噬開始就幾乎無法被停滯下來,除非是其吞噬抵達極限,或者有更強力的概念將其封印,不然這東西是真的可能造成宇宙一大片區域的末日浩劫。
而這樣等級的收容物幾乎就不可能與人類合作了,因為它們自給自足,完全不需要有任何合作就可以變強,對它們而言,人類甚至連食物都算不上。
基于這些信息,路遠明也大體上知曉了那些收容物是可以合作的,那些收容物則必須要吞噬。
太過強大的收容物,而且是可以廣域吞噬或者更改宇宙的收容物就只能夠將其消滅掉,而有局限性的,又具備著一定智能系統的收容物則可以保留并且合作,至于那些無智的器具類收容物則要視其功能性來決定是否吞噬。
說白了,在沒有信誓之書這件作弊神器后,要維系住彼此的信任,那么就既需要有利益的結合,也需要有長時間的信任建立,同時還不能夠有無法調和的矛盾,從這方面來看,中等層次的收容物才可能達標,而那些太過強大的收容物則最可能成為定時炸彈。
在與童話書進行交流后,路遠明結束了概念層戰場,他回到了物質世界,看到的就是已經停下了翻動書頁的童話書,他就說道:“你先安靜的待著,我要和人討論一下和你的合作事宜,不過你也可以放心了,我不會吞噬掉你。”
這書本就翻動了一張書頁來回應,接著就安靜的待在了收容間中。
路遠明這才回到了控制中心,他就看到滿臉疑惑的劉彥,以及還在驚魂未定的其余科學家們,劉彥率先就問道:“決定者,收容物是無法吞噬嗎?”
“不,另有情況。”
路遠明就將他與這收容物的交涉說了出來,劉彥等科學家都是驚奇,劉彥立刻說道:“可靠嗎?無法使用信誓之書與其簽署信約嗎?”
路遠明就搖頭道:“沒法,我想了想,估計它并不屬于知性生命,而是類似于某種特殊智能,所以無法被信誓之書所識別,不過它的話明前還算可靠,只要不做會危害到它的事情,又或者是利益關系決裂,那么基本上它是不可能再危害人類了,畢竟我想要吞噬它可是輕而易舉,這一點它也知道。”
人類已經太過熟悉和依賴信誓之書了,這種一旦簽署就絕對無法違背的神器簡直是逆天,所以在回歸到正常的結盟流程下時,不單單是劉彥這些科學家,那怕是路遠明自己都有些不適應。
總有一種全天下人都要害朕的感覺。
不過還好,能夠在這里的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那怕是科學家這些不怎么喜歡世俗的人,他們的智商也完全可以快速理解這一切。
如果真的能夠獲得一批收容物盟友,那這利益絕對大過路遠明針對收容物的直接吞噬。
路遠明吞噬概念并不能夠直接變強,他所獲得的是特質概念的固化,雖然這會讓他使用概念安全快速,但是就實力增強而言其實并不多,最主要的是增強神級宇宙中的概念構成。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漫長的累積過程,想要一股腦的讓神級宇宙雛形成為真正的神級宇宙,那路遠明估計要吞噬數以億計的收容物才有可能達成,隨便幾件甚至幾十件收容物僅僅只能夠增加神級宇宙的體量而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