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信息絲-《最后結局》
第(1/3)頁
量子力學是人類在二十世紀所發現的一個科學領域,和同時代另一個顯學相對論共同支撐了二十世紀人類科學領域支柱的學說。
在量子領域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也即是不確定理論,同樣在量子微觀層面存在著的一個重要規律,也即是否有觀察者,會導致微觀層面的結果截然不同。
在量子力學誕生的一百年后,人類依然無法搞清楚為什么存在微觀層面的不確定,為什么是否有觀察者會導致微觀層面的實驗結果截然不同,這些問題人類依然無法解答,雖然以各種數學公式,波函數等等來加以描述,但是其本質的為什么依然是未知。
這個問題甚至在進入宇宙后都沒有得到答案,人類從一級宇宙文明抵達了四級宇宙文明,可是關于量子力學的核心問題答案,以及將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結合起來的大統一理論依然還沒有誕生。
這一切的解決是這一次入魔之境回歸后,通過路遠明吞噬了概念反饋后的那些公式,規則,數字等等,將其交給了科學家,由科學家們設立了一個簡陋的,第一版的,最初級的信息宇宙模型后,這才有了答案,同時大統一理論也才出現了雛形。
量子力學之所以有不確定性,以及只要有觀察者存在,微觀實驗的結果就會截然不同,其核心原因就在于微觀層面更靠近信息本質,從而導致信息對其的干擾將會加大到足以影響結果的地步。
整個宇宙是信息洪流震蕩所導致的具現,通過信息洪流的震蕩,最先誕生的是宇宙弦,然后通過宇宙弦誕生了狄拉克能量海,再由狄拉克能量海組成了微觀基礎實體,再這之后才誕生了基礎微觀粒子。
到量子力學的微觀世界層面,這其實與最初的信息洪流已經隔了好幾層了,所以才沒可能出現什么魔法或者奇跡之類的東西,但是即便如此,當觀察者(知性)存在時,其所認知到的信息也足以對微觀粒子產生影響,從而讓其結果出現“人擇”篩選,而這就是量子力學里觀察者存在與否,導致其結果不同的原因了。
信息干擾。
這也是為什么李劍鋒希望人類文明能夠跳過能量晶石,直接研究信息層面儲存與應用科技的緣故,因為信息層的科技一旦研究達成,其能量獲取的量級絕對遠超過了能量晶石與真空零點能提取層面。
這么說吧,宇宙狄拉克能量海就是由信息共振所具現出來的東西,而一旦信息層轉換儲存技術被研究了出來,人類甚至可以制造小型狄拉克之海!!
自己制造屬于自己的私服不爽嗎?
而路遠明于此時此刻終于明白了可儲存信息到底是什么東西了。
白色光顆粒!!!
或者說高維態信息洪流片段……好吧,這個就是路遠明自己的歸納總結出來的了,具體是什么他也只能夠知曉個大概,而這個大概還是他經歷了入魔之境,親眼看到了高維時空后才有資格知曉。
童話書將逸散信息凝聚為了一條條絲線,這些絲線就是處于啟動與未啟動狀態之間的信息,而其表現則是宇宙弦,一種本該存在于數學公式中的東西,就這么具現了出來,而組成這宇宙弦之物則就是白色光顆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