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番外終篇并新書通知-《漢祚高門》


    第(3/3)頁

    至于前夫雖然也是上役,但并無鄉(xiāng)義事項,又無征信,仍然維持徒役三十個月的判決。

    但前夫還有一樁可以減刑的理由,那就是保孤,他有一個未成年的兒子,除了免征三年之外,如果能夠善養(yǎng)兒子直至成年成丁,那么就可以在兒子成年之后再加執(zhí)行。

    不過保孤的前提條件是怙恃存一,換言之如果這個兒子還有母親,也就是婦人仍然愿與前夫結合的話,那么三年之后便要執(zhí)行徒役三十個月。

    至于這個婦人,本身便沒有在役,不得役減,但是鄉(xiāng)義兩件,征信中優(yōu),酌情減罪一等。而且作為在籍戶婦,丈夫與兒女等直系親屬也可代其入役。

    事情最終的結果,是婦人選擇與前夫和離,愿意繼續(xù)維持官配婚姻,并罰絲織官坊入役一年。前夫攜子落籍,緩期十年執(zhí)行徒三百里役三十月。后夫則愿意幫助妻子分擔役期,最終獲坊役十八個月,并選擇即刻執(zhí)行。

    皇帝看完這最后判決,發(fā)現(xiàn)較之自己此前的判斷還要更加嚴重幾分。坊義律中還有一點那就是孤母不棄,酌情減刑,就是說這個婦人在無依無靠的情況下也沒有拋棄自己的兒子,這一點也是可以進行減刑的。

    不過在洛陽司法曹尉的判詞中,并沒有引用這一條,顯然是認為既然前夫還在世,那么婦人就不夠資格引用這一條令減刑,可見在判決之中公正嚴格。

    這個結果,自然談不上皆大歡喜,三個人雖然各得減刑,但也都要為自己的錯事承擔責任。

    其實他們本來是可以避免的,只需要在產生糾紛的時候上報坊吏尋求官方解決,但是他們卻沒有,而是選擇了私下并不合法的處理,由此而犯禁,與人無尤。

    放下手中的卷宗,皇帝又提筆將執(zhí)行判決的洛陽司法曹尉名字抄錄下來。

    他有一個小本本,里面記載著他在日常公務中所發(fā)現(xiàn)有潛力、值得培養(yǎng)的官吏人名。大梁律令設定完善周全是一方面,但是效果究竟如何,還是要看具體執(zhí)行的人。

    這一個判決,在維持梁律莊嚴的同時,能夠引據條令,兼顧人情,可見這一名司法的洛陽縣尉也是一個干吏,值得提拔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來。

    由這個案子,皇帝又想到很多事情,其中就包括此前讓他頗為煩躁的祖青的問題。

    其實循照洛陽縣尉這一件案情判決的思路,祖青的問題不是沒有折中的解決辦法。只是隨著皇帝視野越來越高,國務軍務俱都繁忙,也越來越沒有精力、沒有興趣從細節(jié)處考慮具體事務問題。

    他欣賞祖青不假,可是伐蜀大軍剛剛南下正式展開作戰(zhàn),還有南北各方復建問題,具體到某個人身上,則更趨向于用更簡單、直接的方法去處理。朝野滿滿時流,如果每個人都需要皇帝設身處地為之著想,那么也不必再處理其他事務了。

    不過既然已經觸類旁通,稍有啟發(fā),那么也不妨順手解決。

    第二天午后,久困都下的祖青再得中書省令,得以入苑面君。入殿之后,他首先便是免冠謝罪,中書省幾次函文往來,足見圣人對他的看重與栽培,可是由于他一點舊情難舍的固執(zhí),屢番賜授,其實也是不識抬舉。

    看到跪伏在前的年輕人,皇帝又是不免氣不打一處來,也不免禮賜席,便直接說道:“國之章禮,朝廷名爵,有人求不得,有人辭不得。朕非慳吝,有功必賞,有才必授,遁逸之流,雖高德亦敗類,祖伯覺得自己在不在其中?”

    祖青聽到這話,額頭又是冷汗直沁,伏地再拜,顫聲道:“臣、臣敗類行徑,辜負君恩……但舊情縈懷,心思紊亂,亦恐任而無功,所害更深……”

    “那張氏女是何德馨之類,害我功臣至斯,朕也好奇欲見。匹夫情志,不可輕奪,你既然心意如此,那也不必勉強,允你北返訪故,但只可兼,不可專。事情走泄,即刻滾回洛陽領罰!”

    看到祖青如此,皇帝也不在多說什么,將一份早經中書、門下簽署的任命詔令拋給祖青:“去謁中書,領授之后即刻起行,不必再來見。”

    祖青兩手顫抖接過詔文,發(fā)現(xiàn)上面寫著他新的任命,乃是河朔大都督府勛務副使兼冀州刺史府司刑參軍,皇帝陛下雖然語調生硬,但還是將他派回河北,頓時感激涕零,叩拜謝恩。

    受命之后,祖青不再停留,于中書省領取符令告身之后,當天便率領屬眾北行而去。

    他雖然訪妻心切,但也深感君恩深重,并不敢因為私情而罔顧任命。

    他所擔任大都督府勛務副使乃是從五品職事,冀州刺史府司刑參軍則是正六品,兩個雖然都是官品不高的職位,但一身兼領,能夠出入于都督府與刺史府之間,這很明顯是一個溝通河北軍政事宜的一個樞紐人物,兼任刑賞事宜,可謂是位卑職重。

    北行之后,祖青分別拜見沈牧與謝艾兩位長官,也領到了他們各自所授予的任務。

    任務的內容,與祖青之前在河北的經歷也息息相關,他在河北虜廷任事經年,且一度擔任過重要的禁衛(wèi)將領并參與到高層政變中,對于河北人物也都有著很深的了解。

    勃海王沈牧給祖青的任務是搜索州治境內惡徒,查有罪證確鑿者,一概嚴刑懲處。

    此類任務,早在祖青入境之前其實就已經在進行著。但是這當中又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羯國統(tǒng)治殘忍粗放,且又有遷都、政變的折騰,河北究竟有多少人進入虜廷又助紂為虐、犯下怎樣的罪行,根本就沒有成文的記載。

    如果不能嚴查罪實,一概刑處,難免會有冤枉或遺漏,致使民怨叢生,入治艱難。在此之前,冀州刺史府采取相互檢舉揭發(fā),但這當中又會產生一個問題,那就是會被鄉(xiāng)徒利用,作為打壓異己鄉(xiāng)仇的手段,大有損于大梁刑律威嚴。

    祖青的到來,令得這一局面大為改善。他甚至無需按圖索驥,只憑腦海中的記憶,便可以將河北一眾虜臣職事、事跡分講清楚,在鐵證之下讓那些人不敢再魚目混珠的喊冤訴苦,使得河北的肅清進度大大提升。

    而在大都督府方面,祖青作為原本羯國禁軍高級將領,在偽趙王石遵軍中不乏故識,在招降征討方面提出許多極具建設性的建議。

    入事一年之后,祖青作為軍使前后招降羯中漢將十數人。這十數人的歸義,又將羯國殘眾內部許多情況交代出來,使得河朔大都督府在征討過程中能夠做到更加有的放矢。

    隨著成漢滅亡,伐蜀戰(zhàn)事告一段落,朝廷針對代北投入精力更大,祖青在其中所發(fā)揮出來的作用也不容小覷。

    他所組織的策反行動,甚至一度深及偽趙王石遵左右近畔,并間接促成羯胡殘余之中悍將石閔與石遵反目,彼此互攻。而河朔王師也趁賊眾內訌之際,于雁門再予羯軍重創(chuàng),成功擊殺偽趙王石遵。

    之后北面戰(zhàn)局豁然開朗,大都督謝艾復遣祖青作為使者前往聯(lián)絡乞活軍李農,幾番溝通之下,李農決定率部歸義,并奉上逃入其軍的石閔首級。自此之后,王師與塞北霸主拓拔代國之間再無緩沖,兵鋒直抵。

    在盡責完成自己職事的同時,祖青也并沒有放棄打聽妻子的消息。雖然圣人思慮如何,不會全盤向他吐露,但祖青也明白河北當下局勢并不宜大張旗鼓的尋找妻子,因是他只是指令家仆不斷走訪,最終確定當年信都一批戰(zhàn)俘多數收為軍奴,遣用于河朔之間。

    但是河朔大都督府所轄跨縣連州,且各邊戰(zhàn)俘隨征隨用,也根本就沒有完整籍冊編理,想要在如此浩大地域、茫茫人海中尋找一人又談何容易!

    大業(yè)十年中,遼東悉定,各方漸平。尤其國中生民安居樂業(yè),百業(yè)蒸蒸日上。在這樣的情勢下,河北遷治也告一段落,針對惡霸鄉(xiāng)豪的打擊正式宣告停止。

    洛中圣人親下《慰河北諸州鄉(xiāng)人詔》,詔訪野賢鄉(xiāng)義,大加表彰。這是在為王師大軍出塞北擊索虜而作鋪墊,大軍揚威塞北,河北將會成為最重要的后勤大基地,自然免不了需要河北鄉(xiāng)人大力助軍,因是以往刑令嚴峻的風氣便也不可再作持續(xù)。

    這一篇詔文中,正式宣告針對羯國舊罪余孽的追究徹底停止,羯國已亡十年有余,針對羯國余孽的打擊與肅清也持續(xù)了十年之久。到如今所剩者已經寥寥無幾,沒有必要再為了繼續(xù)深挖這些殘余而破壞王師出塞遠征的軍國大方針的節(jié)奏。

    祖青苦盼這一天久矣,他尋妻之途之所以困難重重,就在于他家娘子乃是羯國巨惡張豺的女兒。在朝廷仍然嚴查羯國余孽的氛圍下,他也實在不宜大張旗鼓的尋找妻子。可是隨著這一篇告令面試,他便可沒有顧忌的請托尋找妻子的蹤跡。

    可是這時候,大都督府卻又有軍令下達,他由原本的司勛正式轉為領軍都督,將要在來年秋初獨領一軍,作為前鋒一部兵發(fā)代國。

    軍命難違,故情難舍,祖青正兩難之際,洛中飛騎中使抵達河朔大營,一封家書附以一截指骨,壯士逐功,切莫等閑,妾在洛下,扶欄以待!

    大業(yè)十一年,三十萬王師大軍畢集河朔,諸名將勇士逐日發(fā)兵,雄壯出塞,月余便已攻克代國都城盛樂,拓跋什翼健身死漠南,其子拓拔寔君引領殘部奔亡漠北。之后數年,王師頻出漠北,縱橫出擊,鮮卑索頭虜跡杳然,再無所蹤。

    大業(yè)十五年,虜患悉定,皇帝沈維周于洛陽太極宮大酺群臣,共賀盛世。

    PS:代國篇略顯倉促,真正涉及到代國的內容也極少,收尾之再收尾,不足之處請見諒。最近一段時間,新書確定思路,資料搜集牽扯了很多精力。新書初定是初唐武周時期,也就是武則天這一段時期。

    說到這里,不得不講下,這個敗家娘們沒法說,有關唐長安資料搜集整理了很長時間,突然才意識到武則天主要活動場景是在洛陽,欲哭無淚。可見我歷史常識真是渣渣,不敢以考據自標。不過勝在肯用心,相關背景資料的整理已經比較充分,而且還在繼續(xù)進行,力求不出現(xiàn)大的背景錯漏。

    新書還需要一段時間準備,發(fā)書應該會定在十月中下旬左右。順便也推薦幾本這一時期有關的書籍吧,如果只是出于興趣不是學術層面的需求,其實不太建議大家看類似兩唐書、資治通鑒,史籍本身帶來的晦澀感不太利于更細致感性的了解這個時代。

    像我參考的一些書籍如《隋唐五代生活史》《撒馬爾罕的金桃》《唐代基層文官{等}》兼具學術和趣味性,能夠幫助大家更全面了解唐朝的政治、民生等等。古籍如《朝野僉載》《開元天寶遺事》《封氏見聞記》《酉陽雜俎》等等,多數為筆記體野史軼聞,趣味性很大。《唐六典》《通典》《唐會要》等能夠了解一些唐朝制度框架問題。

    當然要了解唐朝,唐詩是必須要提到的,里面很多生活化的篇章,文抄也是必不可少的劇情,設計了好幾個此類橋段。還是得說一個小趣事,說唐朝人不吃鯉魚,這應該主要出在《酉陽雜俎》里,其實唐朝人吃鯉魚,而且還吃挺嗨,吃的挺嗨之余,寫的還挺嗨,唐詩里就有很多鯉魚膾詩句,王維杜甫白居易之類都干過。如果這律令真存在且貫穿唐朝始終,只能說文青愛作死啊。

    當然,我列舉這些大家不看也沒關系,你們要是都看了,我怎么裝大尾巴狼?

    文短意長,期待跟大家一起開啟一段新故事,感謝。。。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