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總督府。 供桌上的冷豬頭,已經被土地爺品嘗過,王淵讓廚子拿去做鹵菜。 傍晚,鹵豬頭切來,掌燈置酒小酌。 張璁與王淵對坐,突然說:“總制,我此去漳州,聽到一個不知真假的消息。” “什么消息?”王淵笑問。 張璁給王淵滿上一杯,又給自己倒酒說:“有一伙紅毛鬼,自泰西之地而來,已經霸占了滿剌加(馬六甲)。漳州走南洋航道的海商,稱這些紅毛鬼為佛郎機人,他們每每帶來無數香料,在廣州進行私下交易,據稱獲利不菲。” 佛郎機? 是葡萄牙還是西班牙來著? 王淵有點記混了,分不清到底哪國,反正不是西班牙就是葡萄牙。 “你怎么想的?”王淵問。 張璁吃著鹵豬頭說:“派人去廣州,將佛郎機人招來,令其在杭州做生意,征其重稅必能獲得大筆銀兩。廣州那邊,按例征稅兩成,其實征稅超過三成,杭州若只征兩成半,那些佛郎機人肯定愿意過來。” 王淵說道:“廣州征稅,不分貨物種類。我們應該區分對待,于國于民有利的商品,關稅稍微征得低些。用于享樂的奢侈之物,則必須課以重稅!” “此法甚好。”張璁贊道。 鄭和下西洋的時候,帶回來許多胡椒。由于朝廷壟斷海洋貿易,胡椒成為奢侈品,而且故意壓著慢慢賣。導致胡椒在上岸之后,從官方牙行賣給民間商賈,再由民間商賈賣給百姓,官方牙行都能獲利十倍,而民間商賈也能獲利數倍! 可以想象,鄭和為朝廷賺了多少銀子,而那胡椒的價格又是怎樣嚇人。 葡萄牙人歐維治,其實早在正德八年,就已經坐船抵達珠江口。歐維治雖然沒被允許登岸,但還是賣光了貨物,并且獲得巨額利潤。他的兒子染病死去,就地葬在屯門澳。幾年后,歐維治也被朋友葬于屯門澳,父子倆在中國的地府團聚。 兩年前,葡萄牙人皮雷斯,根據歐維治以及在馬六甲經商的中國人提供的資料,寫成一書《東方志》。此書很快傳回歐洲,與《馬可波羅游記》齊名。 半年前,意大利籍葡萄牙船長貝萊斯特萊羅,再次來到屯門澳交易,獲利……二十倍! 從馬六甲到廣東,被征收三成關稅,竟然獲利二十倍。 當然,這屬于特殊情況,只因葡萄牙人手中,有從西方運來的稀缺物品。 張璁就著鹵豬頭,又喝了一杯:“我聽說,廣東私港遍地,只要抽分關稅,三司都懶得去管。廣東的海,已經開了一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