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王二出征】-《夢回大明春》
第(3/3)頁
既然王淵已經接手軍隊,那就不能再逗留豹房,當天便拉到城外軍營駐扎。
無法立刻出征,因為還要征召民夫。王淵只給了半個月時間,把順天府尹忙得暈頭轉向,京城周邊百姓因此遭罪不少。
在官府征召民夫的時候,王淵又弄來一些京軍炮手,跟著葡萄牙鑄炮師學習使用佛朗機炮。
操炮手、裝彈手、運炮和運彈士卒,整整二百二十人(不含葡萄牙鑄炮師和翻譯),被王淵臨時統編為火炮營。
接下來一段時間,王淵白天在軍營,晚上回家陪妻妾,日子倒也過得瀟灑。
半個月過去,民夫還沒招齊。
在王淵的不斷催促下,整整花了二十六天,終于有上萬民夫來到軍營。戶部那邊的糧草也準備好了,還給了不少騾馬車架,石玠對王淵的出征非常配合。
或者說,整個文官集團,都希望王淵早點出征。
皇帝表現得太不著調了,江彬更有殺良冒功的劣跡。四大邊將當中,只有許泰本事最強,可這位老兄又喜歡貪功冒進。如此君臣組合,怎么看也不像能打勝仗的樣子。
文官們希望王二郎能兜底,這位狀元從未有過敗績。就算戰敗了,他在軍中鎮場子,也不至于再來個“土木堡之變”。
王淵又花了好幾天時間整頓民夫,教會他們基本的軍令,這才在七月六日揮師北向。
許多官員自發前來送行,君臣之爭、文武之爭是一回事,但凡腦子正常的官員,都不希望皇帝再被蒙古人抓走。
當年的土木堡,可是被瓦剌兵臨北京城下。就算有于謙力挽狂瀾,大明國力也被嚴重損耗,數百萬流民肆虐數十年之久,直至朱厚照的爺爺才徹底擺平。
只看那時的流民規模,就已經有亡國之相,大明可沒本錢再鬧一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