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扎佐縣】-《夢回大明春》
第(1/3)頁
王淵的老家黑山嶺,山下便是扎佐司。
曾經的扎佐司,已經改名叫扎佐縣,現在隸屬于貴陽府。
貴陽府原名程番府,治所在貴陽以南數十里。
正德八年,總督魏英、布政使何琛請求改土歸流,將程番府的治所北移到貴州城。皇帝許之,禮部建議改名,因為“程番”有“規束蠻夷”之意,改土歸流之后不適合再用。
王淵作為本地人,建議改稱“貴陽府”,立即獲得皇帝批準。
作為貴陽府的屬縣之一,扎佐縣的知縣是漢人,但設了一個土官職位。土官本來應該由少數民族擔任,但王淵的父親王全,被一致推薦為扎佐縣土官。
元宵節剛過,貴州布政使陳雍,就親自前往扎佐縣西部山區,考察制定水渠修筑方案。
貴州左參議林茂達、貴陽知府胡仁、扎佐知縣廖智,紛紛陪同布政使前往,扎佐土官王全也趕來幫忙。
見王全帶人來了,布政使陳雍拱手見禮道:“貫之公,還勞你跑一趟,真是叨擾了。”
王全本來無字,兒子考中狀元,他便請人取了一個,字貫之,典故出自《荀子·勸學》。
王全笑道:“我是個粗人,不曉得其他。修筑水庫,利濟鄉民,我肯定是要幫忙的。這位是黑山嶺的方寨主,他組織山民修過水渠,還協助宋宣慰使(宋公子)修過水渠,對打制三合土的技術非常在行。”
“方寨主,有勞!”陳雍拱手道。
方阿遠連忙說:“不敢。”
陳雍帶領眾官民,親自在山中測量,初步擬定好水渠路線,這才回到扎佐縣休息——縣里沒有城墻,只有土司寨子,反正扎佐土司已被亂軍殺了,現在直接征用來做縣衙。
王家也從黑山嶺,搬到了扎佐縣城,就住在縣衙旁邊不遠。
布政使陳雍沒去縣衙吃飯,反而來到王家串門兒。見到王淵的母親和妹妹,也都熱情打招呼,顯然早就已經混熟了。
王全主動給陳雍倒酒,問道:“希冉兄,這水渠什么時候開修?”
陳雍說道:“此渠工程頗大,須征民夫不少。開春之后肯定不能動工,農事要緊,等農閑時節再說。”
王全感慨道:“希冉真是好官啊,什么都想著老百姓。”
陳雍笑道:“全賴貫之公相助,否則在這貴州,我都不敢輕易征調民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