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398【貨幣問題】-《夢回大明春》


    第(2/3)頁

    這三種銅錢,都工藝精美,用料十足。

    就拿金背錢跟新中國五毛硬幣相比,金背錢直徑是五毛硬幣的兩倍多,厚度剛好是五毛硬幣的兩倍左右。是不是跟你印象中的銅錢有點不一樣?

    但是,這三種好錢,如今都還沒問世。只有南京寶泉局的鑄錢,有些類似于金背錢,被民間呼為“金背”,而且只在南直隸轄內流通。

    “二郎盯著銅錢作甚?”朱厚照突然問。

    王淵笑著回答:“臣還是第一次使這等好錢,南京的鑄錢比北京更精美。”

    朱厚照對此毫無興趣,只說道:“銅錢再好,也沒有金銀好使。”

    王淵搖頭說:“升斗小民,皆賴銅錢為用。”

    朱厚照說道:“但內府和戶部收關稅,只收銀子,銅錢運到京城多不方便啊。”

    不但關稅押解進京,全都得兌換成銀子,便是官田糧賦都得兌換成銀子。這種兌換,內含“火耗”玄虛,已經成為無數官吏的撈錢手段。

    張永突然說:“公子,內府和戶部,也是要使銅錢的,全收銀子反而不足供給。”

    “是嗎?”朱厚照迷惑問。肥貓文學網 

    張永笑道:“正德三年,司鑰庫和承運庫的銅錢便不夠用了,還是老奴建議發天財庫和布政司庫錢,才解決當年的軍餉和俸祿問題。”

    如此大事,朱厚照竟然毫無印象。

    司鑰庫由太監掌管,京營士兵的糧餉,便是從司鑰庫撥給,財源來自各地關稅和工部鑄錢——如果遇到打仗,作為戰時需求,會讓戶部來出錢。比如王淵練兵便是戶部給糧餉,剿滅劉六劉七之后才改由太監發餉。

    承運庫由戶部掌管,文武百官的俸祿,即由承運庫來開支,財源也來自各地鈔關和工部鑄錢。

    弘治朝以前,關稅都是錢鈔兼收,軍餉俸祿也以發糧為主。弘治皇帝對此進行了改革,關稅押解進京必須給銀子,徹底將大明寶鈔廢棄,中央甚至不再收銅錢。

    同時朝廷開始鑄錢,并發放洪武、永樂、宣德三朝積錢,讓地方收稅至少舊錢(前朝所鑄)、制錢(大明所鑄)各半,沒有制錢的舊錢二抵一。為啥制錢稀缺?因為在很長時間內,大明官方都不鑄銅錢,勒令百姓使用寶鈔。

    這些改革,初衷是好的。

    中央只收銀子,是因為押解銅錢進京太費事兒。讓地方收納銅錢,是想徹底廢除寶鈔,方便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但到了朱厚照當皇帝,僅僅十多年時間,這種改革就遇到尷尬局面。

    因為中央只收銀子,而給官員發俸,給士兵發餉,又大量使用銅錢,內府和戶部的銅錢竟不夠用。

    咋辦呢?

    內府和戶部,只能在民間兌換銅錢,不可避免的中飽私囊,大量兌換那種劣質私錢。發給官員和士兵的時候,用私錢按制錢的幣值發放,導致官員拿到手的俸祿,還不足真實工資的三分之一。

    官員們當然不樂意,特別是拿工資過日子的清水衙門。他們的俸祿本來就不多,領劣錢就更吃不飽飯!

    大家拒絕收劣質銅錢,此事鬧得很大。負責發工資的衙門,兩手一攤說:“庫房銅錢不夠,我也沒有辦法。”

    當時還是張永出來擺平,挪用內府天財庫積錢給司鑰庫,用來給京兵發糧餉。又調用布政司庫錢給承運庫,用來給官員發俸祿。張永還建議,今后中央收關稅,核定為七百文(制錢)一兩銀子,不能隨意更改銅銀兌換比例,并且禁止民間私鑄銅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