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密議】-《夢回大明春》
第(2/3)頁
王瓚點頭道:“正有此意。”
“萬萬不可,”嚴嵩勸道,“我并非為一己私利,反正我家也沒多少田地。但江西之田政改革,已經鬧得物議洶洶,朝中大臣正喊著‘請斬陳雍’。一省已如此,多來幾省,恐會引發黨爭,便如王安石變法那般!”
王淵笑道:“確實該緩緩。”
王淵想再熬幾年資歷,等條件更成熟的時候,再領導大明進行全面改革。
但手下的激進派已經等不及,桂萼、常倫皆轉升州同知,正在新地盤里繼續改革,各自跟當地知州鬧得很不愉快。杭州知府留志淑,想要在整個杭州府推行改革,遇到各縣士紳的瘋狂反撲,若非王淵幫忙扛住壓力,留志淑肯定被吏部調去其他地方。
陳雍在江西的改革更加困難,若非以清查寧王余黨、防止匪患再生為借口清田,江西三司根本不會理睬他這個總督。
江西,已經鬧出“民亂”!
失去大量田產的士紳,暗中指使一幫佃戶,直接殺死二十多個清田官吏。有些皂吏死得不冤,因為他們借著清田牟利,更加激起士紳和百姓的怒火。
于是“請斬陳雍”的口號就出現了,不是調走或貶官的問題,而是士紳想要把陳雍給肉體毀滅。
擁有這種從政經歷,陳雍即便政績超卓,這輩子都別想入閣,也別想在六部任職。他唯一的升遷途徑就是都察院,要么在各地當督撫,要么進中央做一個大噴子。
王瓚和張璁也不咋省心,他們聽說擴大開海規模,立即想要把漕運改為海運。當然,是逐步改革,每年分出多少漕糧,從海上運輸至天津,相當于漕運的一個補充選項。
還有錢塘水師那邊,剛開始官兵們戰戰兢兢,在南洋得到好處之后,瞬間就“士氣高昂”起來。官兵們叫囂著打仗,把附近小國全部掃平,無非是搶更多財貨和土地。
特別是淡馬錫(新加坡)的對岸,馬六甲國王流亡時居住的地方。那附近有一條河流發現金礦,滿正寫信給王淵,想找機會跟馬六甲打一仗,把柔佛(后世馬來西亞的首都新山)給占下來用于淘金。
而那些被運到新加坡的移民,本來是讓他們去種地的。金礦消息一傳出,紛紛渡過海峽去淘金,氣得滿正向移民追討種子和農具借款。
最初反對開海的浙江都司李隆,如今派心腹搞海貿大賺其財。他發現新的開海城市沒有寧波,立即寫信苦勸王淵,寧波幾大家族也紛紛寫信,希望王侍郎不計前嫌放寧波一馬。
王淵順勢答應,算是狠狠敲打那些家伙一次。
以上種種,讓王淵深刻體會到,改革沒有回頭箭,甚至想穩住都難。改革中的既得利益者,以及那些改革急先鋒們,一旦出手就想加速改革進程。而利益受損者則要反撲,雙方你死我活,沒有任何妥協的余地。
這次全國性大災,就給了清流反撲的理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