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438【泰州學派】-《夢回大明春》


    第(2/3)頁

    卻說,王相家境貧寒,赴任連個隨從都沒有。

    若非王淵贈送一盒銀元,王相只能沿途坐公車、公船。除了趕考士子之外,便是官員乘坐這種車船,也是要收取一定費用的。而且通行效率非常差,指不定就窩哪兒耽擱一兩月,因為你得在驛站慢慢等著。

    王相少年得志,一身才華待發,即便遭到打壓,心中依舊躊躇滿志。就像歷史上,他跟著楊慎哭門一樣,拼死也要糾正嘉靖皇帝的“錯誤”。

    輾轉來到泰州,王相風塵仆仆,身上的儒衫已經洗得發白。

    泰州跟簡州的情況相同,自帶州治一縣(海陵),兼管附屬一縣(如皋)。說起來是知州,就管兩縣地盤,只比簡州富庶一些而已。

    王相進了泰州城,沒有立即去州衙報道,而是微服私訪觀察民風。

    隨便行走一陣,感覺肚子有些餓,王相找路邊攤吃了一碗面。

    突然,有人大喊:“心齋先生講學了!”

    只見數十上百人,沿途奔走相告,不但路人紛紛跟隨,就連賣面的小販都按捺不住,催促道:“這位相公,你能不能吃快點?我還要去聽心齋先生講學。”

    王相頓時為之愕然,問道:“你也讀過書?”

    賣面小販說:“認得幾個字。”61

    王相更加感覺奇怪:“只認得幾個字,便去聽大儒講學?”

    “心齋先生講得好,大家都愛聽,”小販帶著市儈笑容,嘿嘿道,“心齋先生講學的地方,人肯定多得很,賣面也更好賣嘛。”

    “那咱們一起去。”王相捧著土陶碗,一邊吃面一邊往前走。

    不多時來到州學門口,那里已經交通堵塞,吏員、士子、商賈、百姓……全圍在那里認真聽課。

    一個身材精瘦的中年人,穿著奇裝異服,戴著紙糊帽子,手拿木制笏板,聲音無比洪亮地說:“我的老師陽明公,萬事論心,要致良知。但我覺得吧,致良知不能只論心,更要論身。什么是身?就是安身立本!”

    他指向一個聽眾:“你是賣糖的,每天奔波,賺錢養家,糊口妻兒,那也是在安身立本。”

    他又指向一個聽眾:“你穿戴絲綢,又富又貴,看來是做生意的。經商賺錢,不偷不搶,只要別做奸商,那有什么可寒磣的?照樣在安身立本。”

    他捋胡子說:“俗話說,窮**計,富長良心。不是說窮人就壞,富人就心善,而是安身立本了,五斗米不一定能讓你折腰。一個人連飯都吃不飽,還談什么致良知?去年兩淮大災,人相食,良心都去哪兒了?把肚子填飽再說!”

    王相站在旁邊都聽傻了,眼前這個講學之人,真是師祖陽明公的弟子?

    那人繼續說道:“所以我講,立心之前,先要立身,立身為本!若不能立身,那立心就是無本之木、無根之萍。怎么才能立身?首先你得有謀生的本事,你會木匠,你會種地,你會經商,你會讀書……這些都是立身之本。天下蕓蕓眾生,只有先養活自己,才能談別的事情。若人人都能養活自己,且不傷害他人,那這大明不就國泰民安了嗎?”

    王相皺眉苦思,好像真是這樣。

    若人人得其活,又不傷及旁人,則萬民皆得其活,則國泰民安、社稷穩固也!

    那人朗聲道:“所以,立身才可立心,立心才可安天下。人人皆可立身,則人人皆可安天下!讀書人經常講‘圣人之道’,什么是‘道’?道就是民用,就是民事,百姓日用即為道。我餓了要吃飯,糧食是道,耕種是道;我冷了要穿衣,布帛是道,紡織是道;我要出遠門,車船是道,工匠是道。吃穿用度,是道之本源,是最基本的道,也是最大的道!不讓人吃飽,不讓人穿暖,就是最大的不講道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