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王淵左思右想,下令神驍營送來戰馬。 袁達麾下的四百多騎兵,皆出自京城三千營,所騎全是優中選優的好馬,平均肩高超過四尺四寸(136厘米以上)——雖然不算很高,但數據已經達標了。 如果按照中國現代騎兵標準,肩高1.33米的戰馬最好,體型小不易被子彈打中,也不會過多影響奔跑速度和跨越能力。但古代的上等戰馬,其實應該在140厘米以上,高大威猛便意味著作戰力強。 先秦時代出土的戰馬,平均肩高在138厘米左右,漢代還禁止135厘米以上的馬匹出口。 可惜大明中期實在不行,便是中央精銳騎兵,朱厚照到處搜羅戰馬,平均肩高也只有136厘米。只有豹房重騎例外,那支部隊雖然數量不多,但全是高頭大馬,死上一匹都很難補充。 從朝鮮買來的馬種,肩高居然不足120厘米。倒是可以騎著去打仗,但戰斗力堪憂啊,腿兒短也跑不過蒙古騎兵。 在王淵的指示下,袁達那四百多匹好馬,甚至包括王淵的戰馬,全都送到苑馬寺牧場,跟那些從朝鮮買來的馬進行配種。 隨即,王淵又寫信給朱英,讓這太監從印度買馬。不管是印度馬,還是阿拉伯馬,價錢再高都能接受,先買兩百匹過來育種再說。 朝鮮以前也不產好馬的,全靠蒙古人弄來大宛馬。只幾十年時間,就讓朝鮮戰馬的平均肩高,迅速超過130厘米,佼佼者甚至超過150厘米。 在高麗王朝末年、朝鮮王朝初年,一個農耕國家擁有上萬騎兵,而且騎的全是優質戰馬,想想就知道有多么可怕。若非緊挨著大明,朝鮮肯定能大殺四方,隨便丟哪塊地界都是小霸王般的存在。 如果沒有大明連續數十年的打壓,朝鮮很可能占領大半個遼東,哪還有后來的女真什么事兒? 建州女真,當年被朝鮮暴打過無數次,經??藓爸埱蟠竺靼职謳兔?。 聊完養馬的事情,王淵又問:“金州還算老實吧?” 凌相笑道:“老實,也不老實?!? “那就夠了?!蓖鯗Y比較滿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