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6【心學大佬們回京了】-《夢回大明春》
第(2/3)頁
曾經的弱冠少年,已是三十三歲的中年。并且此人身材修長,容貌俊偉,堪稱玉樹臨風,舉手投足間還帶著一股子大儒氣息——歷史上,鄒守益雖非王門首徒,卻獲得心學各派一致認同,并被認為是唯一獲得王陽明真傳的弟子。
兩人進了船艙,同科兼同門,自是一番敘舊。
王淵問道:“謙之兄這次是回京做官?”
鄒守益說:“先去吏部和翰林院報備,至于能不能做官,并無多大區別。我在江西講學十年,自認已通程朱和心學,想要到京城也傳播學問。”
得,這人不是回來做官的,而是殺回京城傳道的!
陽明心學,已在南直隸、浙江、福建、湖廣、江西、貴州、嶺南廣泛傳播,但在北方的影響力還較弱。這次不但鄒守益回來了,方獻夫、黃綰等人也回來了,都是些歸鄉講學十多年的學術大佬。
王淵想了想說:“兄之大才,當為翰林院編修。但不及散館而去,恐怕這次回京,只能先做翰林院檢討。”
“無妨,”鄒守益抱拳說,“多謝若虛兄關照。”
嚴格來講,鄒守益屬于無組織無紀律,庶吉士做了幾個月便開溜,追究到底甚至可以剝奪功名。但他自身學問深厚,又有王淵幫著說話,授予從七品翰林院檢討還是很方便的。
如果王淵不幫著說話,楊廷和黨羽把持著翰林院,鄒守益又是心學門徒,恐怕回京之后也得一直坐冷板凳。
鄒守益既不聊官職,也不聊學術,而是聊起了江西清田:“去年,陳希冉(陳雍)總算完成江西清田,雖然清得不是很徹底,卻也讓江西為之一變。唉,他離開江西時,又遇到暴民襲擊,差點因此而喪生。”
“此事我知,”王淵的臉色很難看,“陳希冉在江西數次遇險,可謂九死一生,辛苦清田卻遭到貶官。”
鄒守益笑道:“哈哈,我家的田,也被他清走了兩千多畝。”
鄒家屬于江西大族,自然屬于被打擊對象。但鄒守益這個人,連庶吉士都懶得做,他會在乎家里的田地?這家伙甚至說服父親,主動把侵占的官田交出來,給陳雍帶來了許多便利。
至于陳雍,下場有點慘。
辛辛苦苦在江西清田好幾年,順便推進糧稅改革,好幾次差點被人打死。楊廷和趁著王淵遠在遼東,糾集黨羽彈劾陳雍殘害百姓,朱厚照順坡下驢就把陳雍給貶官了。
朱厚照是支持清田的,因此陳雍才能在江西好幾年沒挪窩。但既然已經清田完畢,那陳雍也完成了使命,皇帝沒必要再護著,將其貶官還能堵住大臣們的嘴,何樂而不為呢?
也不叫卸磨殺驢,等再過兩年,如果朱厚照還記得陳雍,給陳雍升官也就一句話的事兒。
到時候,楊廷和也不會攔著。他這次彈劾陳雍,并非反對清田,而是為了拉攏更多黨羽。陳雍清田得罪了多少人,楊廷和就能拉攏多少人,這屬于一本萬利的操作。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