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武科大比】-《夢回大明春》
第(3/3)頁
這明顯是槍法,只不過暫時化為棍法,若換成一桿大槍絕對威力倍增。
俞大猷則用棍使雙手劍法,他目前還沒跟著李良欽學劍,卻在趙本學那里習劍數年。趙本學主職民間大儒,兼職軍事理論家,再兼職民間武術家。
只見俞大猷輕移右腳,棒身斜挑,接著變招猛刺,棍首在對方胸口杵出一個白點。
對手驚呆了,都看不清俞大猷如何變招,只能感嘆道:“兄臺好劍法!”
俞大猷笑道:“承讓,兄之槍法亦不俗。若我拿劍,兄臺用槍,勝負還未可知。”
對手有了面子,頓時哈哈大笑:“那咱們約好喝酒,私下再用趁手兵器比試一場。在下河間獻縣李揚,敢問兄臺大名?”
俞大猷抱拳說:“泉州晉江俞大猷。”
“好漢子,今晚不醉不休。”李揚說完便退場,等著下一場比賽。反正要比十場,以勝利次數判出甲、乙、丙等,失敗一場并不礙事兒。
俞大猷運氣很糟糕,第二場遇到大力士,就是能舞百斤大刀的其中一個。
比斗開始之后,對方一棍橫掃而來。俞大猷閃避之后打算反擊,但對手明明力氣已經用老,卻又硬生生橫掃回來,這已經打破了武藝基本常識。
俞大猷終于切身體會到,什么叫做一力降十會!
人家就是力氣大,就是不玩花活,連續反復橫掃,偶爾還帶個斜劈,打得俞大猷只能不斷躲閃——這貨用的是狼牙棒法或者锏法,給他一件趁手兵器,他能在戰場上變成絞肉機。
三分鐘時間快到了,一個追,一個躲,居然還沒真正接戰。
那猛士急道:“你別跑啊!”
俞大猷笑道:“我又不蠢。”
時間到,此場平局。
可惜此時的俞大猷,尚未跟隨李良欽學劍,還沒進化為完全體,不是跟戚繼光并稱的“俞龍戚虎”。
歷史上,武藝大成的俞大猷,路過少林寺時專門拜訪。對和尚們的表演非常失望,認為少林寺的劍法真訣已失傳,于是讓少林和尚跟著自己習武打倭寇——史料記載只是這樣,傳到民間,就變成俞大猷單挑少林寺,把和尚們打得服服貼貼。
十場比完,俞大猷九勝一平,被三位考官判為器械“甲上”等。
甲上,共六人。
朱厚照喜歡打架,這六人在筆試結束后,必然被皇帝單獨召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