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關聯交易】-《夢回大明春》
第(3/3)頁
……
王宅。
嚴嵩搖頭感慨道:“這位楊閣老,又想要名,又想得利,他真把天下人當傻子嗎?”
“除此之外,他還能怎么做?”王淵笑著說。
左副都御史楊旦,就是王淵高中狀元時,帶著王淵騎馬簪花游街那位,當時楊旦還只是順天府尹。
楊廷和、楊一清兩人,剛剛達成的幕后交易,執行者便是被任命為兩淮鹽務提督的楊旦。
各地鹽政貪腐成風,朝廷必須不定期派人巡查。官太小了查不動,只有都御使、侍郎級別的,才能在巡查當中收到效果。因此,“提督鹽務”又俗稱“巡鹽部院”,部特指六部侍郎,院特指都察院都御史。
楊旦表面被派去巡查兩淮鹽務,其實是給囤戶們兜底的。
即在正式改革鹽法之前,讓那些炒“鹽引期貨”的囤戶,趕緊再官商勾結撈一筆,別被新鹽法給突然套牢。
而且,只幫楊黨罩著的囤戶,不管其他囤戶的死活。
就像王淵不怕泄露新鹽法消息,楊廷和也不怕泄露消息。其他囤戶想要解套,必須有鹽運司官員配合,而被派出去的楊旦,正好可以壓住鹽運司。除了楊黨罩著的囤戶,其他囤戶根本別想從鹽運司支鹽,支不了鹽就沒法解套!
次輔楊一清,之所以答應幫忙,是因為他也有利益牽扯其中。
楊一清成長于廣東,并且在廣東考科舉,部分族人參與海貿;同時他還祖籍云南,兒子回老家占了不少良田。但他的主要家業卻在鎮江,靠支持囤戶也撈了不少。
楊旦巡查鹽務的時候,自然會把楊一清支持的囤戶也照顧了。
楊黨及其罩著的囤戶,還有楊一清罩著的囤戶,因為這次官商操作,又可狠狠大撈一筆。
而依附其他權貴的囤戶,只能傻乎乎看著,把楊廷和恨到了骨子里。
其實他們更應該仇恨王淵才對,可內部叛徒總是比外部敵人更可惡的。
這新鹽法還沒實施呢,囤戶內部就自行分裂了,不可能再抱團抵制新鹽法。
楊廷和這個操作雖然徇私,卻實際有利于推行新鹽法,可以減輕很多改革阻力。
其實,即便新鹽法實施,囤戶依舊有得賺,而且比散戶賺得更多。但他們無法再控制市場,無法再坐收漁利,無法再買空賣空,必須參與到實物交易當中。
這等于把一幫玩金融的,生生逼成搞貿易的!
楊廷和這種玩法,會得罪很多權貴,但可團結自己的派系官員。他終于戰略收縮了,不再強求更多人支持,只顧維系自己的基本盤。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