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不查而查】-《夢回大明春》
第(1/3)頁
史道與孔家的奏疏,幾乎同時送到京城。
史道上疏稟明事情原委,彈劾曲阜孔氏以下罪名:供奉舊朝神主,圖謀不軌;襲殺朝廷命官,目無王法;燒毀孔廟正殿,欺師滅祖。
孔家的奏疏就很有意思,說是曲阜來了一群強盜,被孔家帶人圍追堵截,最后慌不擇路逃進孔廟。這些強盜為了逃命,竟然放火燒毀孔廟正殿,趁著孔家救火而逃之夭夭。雖然孔氏救火及時,但孔廟正殿還是被燒毀大半,請求朝廷撥銀子修繕孔廟。
看完這兩封奏疏,包括王淵在內,五位閣臣都傻了。
“嗙!”
汪鋐的脾氣最暴躁,怒得直接拍桌子大吼:“這曲阜孔氏究竟意欲何為,且不論供奉舊朝神主、襲殺朝廷命官,他們竟連自己老祖宗的廟田都敢燒。不為人子也!”
汪鋐這人很有意思,朱厚照提拔的帝黨,以前夾在王淵、楊廷和之間,很難發展出自己的黨羽,一直都夾著尾巴當官。
楊廷和致仕以后,汪鋐徹底投靠王淵,全力鼓吹、支持改革,多次在朝堂為王淵沖鋒陷陣。
但是,汪鋐的器量有些狹窄,喜歡搞以前得罪過他的人。動輒借機生事,總是斗爭擴大化,他若做首輔必然形成黨爭。
“唉,孔家糊涂啊!”毛紀嘆息說。
毛紀這個曾經的鐵桿楊黨,如今過得還算湊合。他身為次輔,只要不阻礙變法,王淵也不會找他麻煩,平時為政給予足夠的尊重。
王瓊搖頭說道:“此事難辦。查無可查,不查又令朝廷顏面盡喪。”
能做內閣大臣的,自然不會是傻瓜。
兩封奏疏往桌上一放,立即就能猜到事情真相。但就如王瓊所言,這事兒根本就沒法去查,孔家明擺著死不認賬,甚至可以反告史道栽污孔氏。可是不查也不行,孔廟莫名其妙被燒,山東右布政使被打傷,不嚴肅查處的話,朝廷和皇帝顏面何在?
眾人看向王淵。
王淵笑著對王憲說:“維綱何不發言?你是兗州東平人,老家緊挨著曲阜,便說孔家往日如何。”
五位閣臣當中,王憲純屬掛件擺設,論能力、論資歷都不夠入閣。但他又沒犯啥錯誤,王淵不能胡亂攆人,只能將其弄進內閣,騰出兵部尚書的位子給自己人。
王憲苦笑:“曲阜一地,國中之國,還能怎么說?”
毛紀以前還想維護孔家,就算孔氏供奉前朝封號,他都覺得可以約束改正。但是,毛紀這次被激怒了,曲阜孔氏竟然敢放火燒孔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