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凡夫俗子,知行知止-《一劍斬破九重天》
第(2/3)頁
當初令蘇爾提過,清月也有機會成為真傳,卻選了來紅葉寺,王崇也不敢多問,此時見到了清月,他忍不住好奇心濃烈,故而多問了一句。
清月禪師笑了一聲,說道:“做師兄資質駑鈍,我如今才不過是大衍之境,沒有百年以上苦修,金丹都無望,也不貪圖太乙之境的玄妙,又何必廢了一身功力?”
王崇心頭啞然,他也知道這個道理,世上有機緣入修行之門的修士,也該有數萬之數,但能踏上天罡之境,號為劍俠之輩,十成一二都無有。
大衍之輩更少,金丹之輩,可開宗立派,傳承道法,天下間也不過百數。
陽真以上,不是道魔兩家巨擘,就千年散修的前輩高人,再不就是一方宗主,大派的長老,天下間正邪各派加起來也不過屈指之數,輕易不在俗世間現身了。
就如清月所言,能夠修成陽真,已經是世上頂尖,又有何不知足?還要貪圖太乙之境?
王崇出身天心觀,他在天心觀的時候,也不過指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夠道入天罡。
在峨眉竊得元陽劍訣,也不過稍微高了一丟丟,想要修成大衍之境,做個出入青冥,自由自在的散修。
如今得了令蘇爾的真傳,也還未有來得及,有什么宏圖遠展,被清月提醒了一句,他暗暗忖道:“其實得不得真傳,又有什么區別?我就算日日千里,時時進境,幾百年后能成金丹,就已經僥幸,誰還知道會不會中途隕落?”
修道如履薄冰,自古以來的各派修士,能夠十之六七,都是中途隕落,壽終正寢者都稀少,哪里有就一定能修成最高境界的道理?
王崇心頭本就沒有執念,此時更覺得心胸一寬,少了許多塊壘,他陪自家師兄說了一會兒話,討了一間禪房去休息了。
他來紅葉寺,就為了把黑良馬和翠玉清音蟬都寄留,方便隨意行事。
王崇覺得白天回去須晴園,不甚方便,故而到了夜間,這才翻身出了紅葉寺,施展輕功,直奔揚州城。
他如今突破了胎元之境,輕功比原來高妙許多,區區數十里路程,不過一個時辰。
揚州城雖然有宵禁,夜間也閉了城門,有如何難得住王崇這等人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