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南宇的想法翻轉得飛快,在其位謀其政的道理他認識得最清楚,眼下不是想那些的時候,他來西北一方面是感覺在朝中沒有一個能與他暢談之人,便想到了墨玖曄,他們之間的交流雖然不是很多,但始終都是保持著一種平等態度。 另外,他也聽說了很多對于西北的傳言,有人說西北的經濟已經勝過大順無數倍。 還有人告訴他,說如今大順皇商唐明睿做生意的貨源就全部出自于西北,他想來看看,墨玖曄夫妻倆是如何在短短幾年時間做到這些的。 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他也想要治下百姓過得更好,很多他想不到的東西,也許到了西北可以豁然開朗。 事實也的確如此,他在西北看到了制作精鹽的工廠、制衣廠、醬菜廠、釀酒廠、制茶廠等等等等。 不光這些能夠創造無限利潤的工廠和作坊,就西北的環境來講,也是大順比不上的。 不但這樣,在西北他根本看不到閑置的土地,就連周邊的山也被全部妥善利用起來。 百姓們住的房子,清一色的磚瓦結構,甚至氣派程度不輸京城的富人區。 當然,說這種氣派只是房屋的款式,面積大小上面,這些百姓的居所還是無法跟京城的權貴人家相比。 這樣已經足夠了,他做這個皇帝每日勞心勞力要的是什么? 不就是想要讓大順的百姓能過上好日子嗎? 雖然墨玖曄夫妻倆手中賺錢的技術他沒辦法全部效仿,但很多地方還是值得學習的。 回去以后,他會鼓勵百姓多多開墾荒地,早些將那些荒廢的土地變廢為寶。 對于這些高產糧種,墨玖曄與赫知冉從來沒有吝嗇過,只要不影響西北經濟的作物,他們都可以送南宇一個順水人情。 事實上他們也早就這樣做了,如今大順境內也在種植這些高產的糧食,近幾年內,無論是百姓家里還是國庫都有存糧。 即便是偶爾遇到了饑荒年代,不光朝廷可以撥出大量賑災糧食,百姓們自己也能做到自救。 因此,南宇登基的這幾年中,百姓再沒有出現過被餓死的現象。 雖然大順沒有西北發展迅速,僅憑百姓沒有被餓死這一點,就說明南宇的功績卓著。 還有,大順境內也有草原地區,回去以后,他也要效仿墨玖曄他們,提倡百姓大量飼養馬牛羊。 因為西北地區包括蠻夷境內馬牛羊飼養數量逐漸增大,南宇已經破除了不準宰殺耕牛的規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