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章 一曲秦王破陣樂-《喜唐》
第(1/3)頁
十一生了個男孩,四斤六兩,哭聲嘹亮。
(pS:唐代的度量衡制度沿襲隋制并有所調整,以十六兩為一斤,這是根據(jù)出土的文物實測得知。)
從孩子出生起,整個李家宗室和朝廷就陷入了狂喜之中。
這個孩子的出生,代表著大唐將在繼續(xù)安安穩(wěn)穩(wěn)地再過一代人。
賀喜的人不斷,送禮的人不斷,上賀表的人不斷。
大家都是聰明人,都知道何為先機。
這時候只要把家里最有出息的孩子推上去,安排在太孫身邊。
那家里就可以順順利利的再享受一代富裕。
孩子的奶娘成了眾人搶奪頭籌的陣地。
皇帝陛下的乳母遂安夫人的地位有多高眾人是心知肚明。
那等于就是皇帝的第二個母親。
乳母遂安夫人人家可是面對大儒都不虛的人。
面對孔穎達這樣的人物,她都敢直言質問道:
太子成長,何宜屢致面折?
這件事大家都知道,當初于志寧寫了一本書來要挑李承乾的毛病。
從吃飯,說話,到坐姿等各方面寫了一大本。
直接把乳母遂安夫人惹毛了。
說太子長大了,人也要面子,你不能這么挑剔的來對他。
遂安夫人氣的就直接找到了孔穎達去告狀。
(pS:《舊唐書·孔穎達列傳》:太子左庶子于志寧撰《諫苑》二十卷諷之……承乾乳母遂安夫人謂穎達曰:太子長成,何宜屢得面折?)
所以,沒人的時候顏白總會一個人自言自語……
從心理學角度出發(fā),歷史上李承乾大逆不道,這些先生需承擔大半的責任。
用圣人的標準來要求一個孩子……
這孩子沒瘋已經(jīng)是祖墳上著大火了。
本該是享受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卻偏偏去學那什么大人都覺得難理解的大義。
不過遂安夫人真的是一個不錯的人。
她知道這么教育孩子是不對的。
可惜她是一個女人,她的話并不能引起重視。
所幸李承乾遇到了顏白這個臉皮極厚的,直接教了一招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你說你的,我做的我的。
頂多被罵,又不會被殺。
李承乾才有了一絲喘息的機會,陰霾般的心有了一縷陽光。
他以為顏白和他一樣痛苦,他認為顏白是同道中人。
所以他把顏白奉為知己。
十一知道這些家的心思。
十一根本懶得搭理,對著王勃輕輕說了幾句話。
第二日仙游的乳娘的就來了。
個個大字不識,但個個卻看著壯碩。
仙游那么多人,挑幾個乳娘一點問題都沒有。
等孩子長大,給足錢財就可以。
十一可不想自己和孩子今后被情分綁著。
情分雖好,但被情分綁著最容易出事。
十一的決定沒有人敢去拒絕說什么。
這是人家的家事,宗人寺都不說,你一個外人說那就是沒事找事了。
孩子先生這塊眾人也沒撈到。
皇帝直接下旨說了,等到孩子五歲啟蒙時,這孩子就會直接送到顏家由顏家教導。
其余先生共教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