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蒙古人回答:“沒錯,準噶爾部在額爾齊斯河一帶擊敗了羅剎人(沙俄)。那里有一個鹽井,羅剎人需要鹽井可是又打不過準噶爾部,于是以貿易的形式和準噶爾部合作采鹽。” “不會制造火器的準噶爾部從羅剎那里獲得了大量火器,他們本就擅長騎射,有了火器后戰力更是上了一層樓,很難對付。” 李定國表情凝重:“果然難纏!” 朱慈炯一開始并未把準噶爾部放在心上。 可是在聽到李定國對準噶爾部的評價后,才意識到對方的厲害之處。 不過他并非多想,畢竟這種事還輪不到他來擔憂。 又走一會,隊伍來到安定門外。 歡迎他們凱旋的隊伍早已在城外等候多時。 歡迎儀式結束,隊伍再次啟程。 定王朱慈炯在前。 永王朱慈炤在左,李定國在右。 大部隊留在城外,百余親兵跟在身后。 他們穿過安定門的城門,進入翁城。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真武廟。 京師內城有九門。 其中八座城門的甕城內建有關帝廟,只有安定門內建真武廟。 具體原因已經不可考。 朱慈炯和李定國下馬進入廟中祭拜。 祭拜結束,隊伍再次啟程。 穿過翁城的城門,見過無數大場面的李定國還是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一下。 人從眾叕... 目光所至全是人。 由于人太多了,導致道路堵塞。 為了保持道路暢通,五城兵馬司和京營士兵一起用人墻撐開一條路。 朱慈炯輕咳一聲,穩了穩心神催馬向前。 李定國也輕咳一聲跟了上去。 在百姓們夾道相迎的歡呼聲中,朱慈炯和李定國來到了皇城外面。 朱慈炯進入皇城向崇禎復命。 李定國暫住在皇城外面的一座寺廟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