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為此他把證據交給內閣辨認字跡。 半個時辰后,內閣傳來消息:證據上的字跡與前內閣首輔謝三賓的字跡極為相似,應該是出他的手。 朱慈炯眨了眨眼睛,冷哼一聲:“謝三賓不愧是能推動貨幣改制的人,為了不被追責,竟然用王之心的人頭來恕自己的罪。罷了,念在你平江南期間從未斷過軍餉的份上,就不追究你的罪責了。” 王國興站在旁邊,開始期待。 他們錦衣衛早就看王之心不順眼了。 如果王之心能栽在他的手里,他這輩子也算值了。 喝完杯中茶,朱慈炯看向臺下:“王國興。” “臣在。” “去查。” “是。” 錦衣衛查的很快,不到三天就查出大量對王之心不利的證據。 當聽到王之心藏匿的財產高達數千萬兩時,朱慈炯終于下定了決心。 他站在乾清宮的殿門旁,沉聲下令:“調集錦衣衛和勇衛營,兵分兩路去拿人。速度要快,手段要狠,必要時可以不留活口。” “對了,記得派人給順禮王和順義王府分別送去五萬兩銀子,幫他們重建因為大火被焚毀的王府。” 王國興目光有些復雜地看了朱慈炯一眼:“是,臣馬上去辦。” 隨著朱慈炯一聲令下,高高在上的東廠提督王之心灰飛煙滅。 東南海面。 商船在前,戰船在后。 他們組成聯合編隊,駛向大海。 西北草原。 蒙古人開始互相廝殺,準噶爾部很快也參與了進來。 和碩特部被內外夾擊,不得不付出代價歸順大明。 此前。 他們與土默特部的糾紛屬于內外矛盾,大明會義無反顧地站在土默特部這邊。 現在。 他們與土默特的糾紛屬于內部矛盾,大明朝廷選擇在中間當和事佬。 同時為了幫和碩特部解決麻煩,李定國厲兵秣馬,深入草原與準噶爾部作戰。 遼東邊境。 李憲忠開始組建遠征軍,準備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式對付羅剎。 面對周圍的強敵和潛在的威脅,大明皇帝朱慈炯既不妥協也不畏懼。 因為他不但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還有充盈的國庫。 同時還有一顆心懷仁慈,卻勇武好斗的心。 正如萬歷皇帝當年《平倭詔》上寫的那樣: 我國家仁恩浩蕩,恭順者無困不援;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 (番外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