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今日的朝陽宮,與往日上朝前夕的寂靜大有不同。 帝未至,朝臣們便已經丟了規矩,于金鑾殿高聲呼喝起來。 而這些人中,又以中堂令楊大人的情緒最為高漲, 聽他一句三嘆,悲憤交加道: “啟朝泱泱大國,百年來從未有過女子當政的荒誕事!如今太后把持朝政,挾天子以令諸侯,凡此種種要邊陲異國瞧著,豈非要笑掉大牙!?且女子治國,多有婦人之仁,長此以往,只怕讓異國欺壓到頭上來,都是沒了還手之力!” 有人附和他,“國之大事豈能聽她一屆女流定奪?我聽說每日送去朝陽宮的奏折,朱批都是落在太后手中,這真是千古未聞的奇事!今日諸位大臣必得齊心迫政,讓太后退位于前朝,還政于君!否則這天下,遲早會被她貽害殆盡!” 在此起彼伏的應和聲中,也有朝臣持有反對意見, “太后雖為女子,但自先帝駕崩,新帝登基,太后執政的這兩個多月來,所做決斷無一不是對啟朝有利的。蒙古、胡部、燭陰,皆將每年的歲供翻了三成,且與啟朝締結契約,無償出兵交與啟軍,幫助啟朝戍守邊關。南蠻覬覦啟朝多年,一直以來都蠢蠢欲動,近來于外部威壓之下,不也是消停了不少。” 可這些夸贊昭華的話,卻被那些要造亂的朝臣們選擇性屏蔽了。 在他們看來,女性自生下來就該依附于男性,要他們允許一個女子凌駕于他們之上,實乃天方夜譚。 作為昭華養父的洛大人,此刻為著避嫌,也并未偏袒昭華,而是中肯地說了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