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聞昭華所言,堂下朝臣多是心虛不敢再言語。 然這些人中也有例外。 那便是從前令蕭景珩都頭疼的言官,‘大諫’閆齊。 他為人剛正不阿,卻也是極度的因循守舊,頑固不化, 昭華手中冊錄,為見半分他的錯漏,故而他也有十足的底氣可以來質問昭華, “太后所言前朝多有貪腐一事,可一一徹查,讓貪腐之人將不當得利沖繳國庫,而不該以此事為脅迫,逼著朝臣們默許您可把持朝政。 自古男主外,女從內,太后出身名門,自該知曉便是尋常百姓家的女子,在外拋頭露面已是不守婦德,更遑論女子當國執政,豈非更要淪為天下人的笑柄?” 閆齊步步緊逼,幾乎正正立于高臺之下,聲若洪鐘道: “國事繁重,微臣諫太后退居后宮,歸政于君,莫要冒天下之大不諱?!? “閆大人以為哀家退居后宮,這天下便能太平了嗎?” 昭華肅聲反問,“以朝臣輔政,得了好處便是你們的功勞,出了事便要皇帝來擔這個責?” 說話間,她竟徑直于垂簾后走了出來, 端身立于龍座旁,倏而敞袖遍問眾朝臣, “若爾等執意要讓朝臣輔政,那便擇一攝政王出來,哀家自會退居后宮,不再干政。至皇帝長成可獨當一面前,朝中一切決議皆由攝政王從旁為建,可若是決斷有誤,損了啟朝大利,那這責任也合該由攝政王去擔。哀家會將他滿門處斬,以死謝罪于天下!” 閆齊沉聲道:“太后事事皆以生死為要挾,是當真仗著您手中握有的兵權,便將咱們這些朝之股肱都當成砧板上的肉糜了嗎?” “生死為挾?閆大人歷經三朝,難道不明白坐得這龍位,朱批揮灑間,決定的就是千千萬萬條百姓的生死嗎?” 昭華緩步走下高臺,步步迫近閆齊,亦是字字擲地有聲地問: “當今國事,南蠻連年來犯,扣邊作戰,意趁啟朝內亂之際夾擊,分得一杯滿羹; 江南水患不絕,民心難安;豫地將旱,蝗災過境,處置不當便惹饑荒,重現二十六年前易子而食的人間慘事; 官員上下勾結,中飽私囊,賦稅不從,私鹽當道,這些決斷孰輕孰重,孰先孰后?若決斷有誤,輕則致使千萬百姓流離失所,重則堤潰蟻穴家國淪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