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開春后,昭華也開啟了她從政六年來的第一次‘微服私訪’。 與從前的皇帝不同, 昭華并沒有往江南水鄉去,南巡以享安樂, 她先后去了蒙古,去了胡部, 最后連從未涉足過的燭陰,也去了。 現如今,燭陰的帝君已經由江慕夜的弟弟所繼任。 昭華來時,見燭陰城中開滿了艷麗的迎陽花,倒是覺得稀罕, 于是問道:“燭陰是血紅珊瑚盛產之國,這迎陽花按說不易成活。何以大費周章,在此地種滿此花?” 帝君解釋道:“此乃兄長所愿。兄長曾有一心愛的女子,名喚尚陽。許多年前,因著不為人知的緣故,尚陽背井離鄉,再無歸期。兄長繼位后,便命舉國上下種植迎陽花,唯所盼能在有生之年,迎回他所心愛的那名女子?!? 聞言,昭華微感詫異, “你兄長妻妾成群,卻對另一女子鐘情至此?” 帝君晦澀笑笑,“不過皆是父皇的安排罷了。若兄長真心所愿,豈會成婚那么些年,也不見一兒半女?” 帝君的話,聽得昭華心尖不由發顫, 一直以來,她都以為江慕夜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負心漢。 在她看來,若是江慕夜當真喜歡尚陽,又怎會忍心派她去異國他鄉當了那么多年的細作? 可如今當政了之后,昭華才漸漸明白過來, 人生在世,許多時候不光有兒女情長,還有家國大義, 生在皇室,天下百姓旦夕禍福皆系于一人之身, 寧為一人負天下的愛情是為人稱贊可歌可泣, 然說出這些話的人,或許身上的擔子,從來也不及上位者的千萬分之一。 正如江慕夜, 他是對不起了尚陽一輩子, 可他卻從未辜負過尚陽。 閑步間,昭華摘下了一朵開得最為明媚的迎陽花, 她將它捧在掌心,對著最向陽的位置,笑著感慨道: “這花兒好看,朕也很喜歡?!? * 此番出巡,這一路走走停停間,昭華不必費心去照顧孩子們,反倒是孩子們照顧她多一些。 若馨如今已經出落成大姑娘了,承燁今年也滿十二,與他哥哥一樣甚是懂事。 這兄妹二人在政事的處理上,亦是頗有見解, 尤是若馨在這一點上表現的更為突出。 ()() 只不過隨著承燁一日日長大,若馨也是收斂了性子,不比從前那般鋒芒畢露了。 這日,昭華正于房中批閱奏折, 見若馨奉了安神飲來,昭華旋而停筆,笑著對她說: “阿娘聽說你前幾日將云城雪災的事兒處理得很好,幾位大臣都上奏夸贊你,為何這事兒你卻不與阿娘提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