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李紅雨、李正玄兩大高功法師,都不在龍虎山。 一旦他們回山,局面便可能大變。 或許那時才能看出上官寧和唐廷帝室的真實打算…… “五師伯是老成持重之言,比我們思慮周詳。”雷俊心中轉著念頭,面上不動聲色,說著毫無營養的客氣話。 他視線轉動,從上官宏的面龐,轉到遠處另一人身上。 那是個看上去二十歲上下年齡的年輕道士,沉默寡言,跟在方簡身旁。 乍一看,頗為不起眼。 但其實除了雷俊外,不少人都時不時瞟這年輕道士一眼,暗中觀察。 年輕道士不姓李,姓徐,名叫徐瑞。 但是,他的師承有些特殊。 他的師父,是前任天師李清風之子,李正玄。 昔年少天師開門納徒,本欲收親侄李鳳河為開山大弟子,但因為種種原因,他最終選擇一個外姓道童。 便是徐瑞。 彼時,徐瑞是同輩人里人人羨慕的對象。 少天師首徒,嚴格說來,因為許元貞、張靜真、方簡都沒有收徒的緣故,當時徐瑞也是天師李清風一脈親傳中,第三代的獨苗。 徐瑞個人雖行事低調,但屬實風光無限。 但好景不長,前任天師李清風身隕,少天師李正玄遺失天師劍,被迫祖陵思過。 連李鳳河都無法再拜堂伯為師。 徐瑞雖說不至于從云端跌落谷底,但身上光環無疑隨李正玄一起散去大半。 好在其人自身心態尚平和,一如既往低調。 只是隨著府內李外之爭暗潮越來越洶涌,徐瑞的身份與處境,也就變得越來越低調。 眼下最后一層窗戶紙被捅破。 在這里的雖然都是外姓弟子,但部分人看徐瑞的目光,難免帶上不少探究的色彩。 “好了,大家各自小心,定期集合,匯總所見所聞。”方簡淡定吩咐。 雷俊在一旁補充:“若有特殊發現,不要輕易單獨行動,所謂有勇有謀,既要擅長謀敵,也要謀自身。” 上官宏、徐瑞等人紛紛應諾,然后散開,依商定好的路線,分別巡查龍虎山外各地,一方面查敵,一方面也安撫人心。 山上如此大的動靜,叫山下依托龍虎山而成的多地市鎮,同樣人心惶惶。 “方師兄……”雷俊這時再看向方簡。 五姓七望當中,荊襄方氏一族與龍虎山天師府,算是關系相對比較和睦的。 不過,具體是跟天師府相處和睦,還是跟信州李氏相處和睦,事情就見仁見智了。 而且,與方族走得較近的李氏代表人物,主要是李正玄、李紫陽、李軒等人。 當年甚至有方李聯姻之議,只是未能達成。 那之后,方李關系仍近。 只是隨著李正玄祖陵思過,李紫陽積極靠攏唐廷帝室后,方族同李氏的關系才冷淡了一些。 但總體而言,天師府李外之爭,荊襄方族仍然是相助李氏的可能更大。 “先前江州林族損失慘重,荊襄那邊,正忙著謀江州,眼下恐怕無暇再盯著信州這邊。” 方簡平靜看著雷俊:“當然,不排除荊襄方面已有安排,但沒告訴我的可能。” 雷俊聞言,輕輕點頭,不問方簡自己作何打算,同方簡告別后離開。 方簡目送雷俊離開,收回視線,望向西北方向。 雖然看不見,但那里是他故鄉荊襄之地。 看了一眼后,他視線重新轉向龍虎山,望著此刻正爆發驚天動地大戰的龍虎山,怔怔出神。 ………… 雷俊同方簡等人告別后,轉為獨自行動。 他先向西,然后繞路轉向北行,前往目標大榆嶺。 沿途,還給他遇上一個血河派中人偷偷布置血河陣。 雷俊擊殺那血河傳人,毀掉血河陣,凈化污血后,繼續上路。 距離日落前還有少許時間,雷俊趕到大榆嶺下。 他謹慎隱藏自身行蹤,如夜風般悄無聲息,融入山林。 雖然不動用遮靈幕,但有息壤旗靈力掩護,雷俊仿佛同大榆嶺山巖化作一體。 他到了大榆嶺最高峰,隱蔽自己身形的同時,取神目鏡石觀測四周圍。 “嗯?” 望著山嶺間搜索片刻后,雷俊目光微微一凝,發現少許端倪。 單純看,無異樣。 卻隱約有靈氣動蕩。 想來是有人以秘法遮掩。 雷俊不動聲色,悄然潛行靠近。 略微揣摩后,他發現遮掩此處的法門,似是源自靈符。 該當是一種高等靈符。 但并非當前龍虎山天師府所傳。 只是大家系出同源。 所以…… 黃天道? 雷俊心中有了數。 黃天道脫離龍虎山天師府后,這些年下來也有自出機杼之作。 因為他們日常的處境與需求,進一步開創出用于隱藏和掩飾的高等靈符,不足為奇。 如果不是有一些靈氣波蕩,連雷俊都無法這么快發現此地有異。 而這靈氣明顯地波蕩,說明黃天道徒預備做些手腳,已經是箭在弦上,蓄勢待發了。 難怪上上簽提及,要在日落前趕到大榆嶺。 看來這上上簽的簽運,就著落在這些黃天道徒身上。 雖有風浪但有驚無險,在這里的應該不是黃天道高功長老齊碩那般人物。 或者應該說,齊碩以自身為餌,牽制天師府高手的注意力。 大榆嶺這邊的額外布置,才是黃天道真正的要緊安排。 雷俊借助息壤旗,花費一點手腳,悄然越過那遮掩山谷的高等靈符。 他仿佛越過一道光輝的帷幕。 帷幕后,果然別有洞天。 多名黃天道弟子,正在忙碌。 山谷中,赫然已經立起一座巨大的三層法壇,壇頂光輝閃爍。 ps:6k章節,這章寫得比較慢,昨晚半夜堅持寫了三千多字實在支撐不住只能睡下,今天白天起來看,只有一個想法,什么玩意兒啊都是(苦笑),猶豫再三,還是刪刪改改再重寫,以至于折騰到現在,實在對不住大家,實在抱歉,接下來繼續努力寫今天的。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