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陛下駕臨,龍虎山上下蓬蓽生輝。” 元墨白同姚遠聽了消息后,都微微點頭:“只是山上剛經歷大亂,恐招呼不周,御前失儀啊。” 剛剛結束的內戰,雙方都拼出真火。 打到激烈時候,自然也就不顧忌那么多,對山門靈秀造成損毀,在所難免。 一如當年龍虎山上前兩次大戰時一樣,導致道門圣地整體遭殃。 當初毀了靈芝臺等靈秀之地。 如今也相差不遠。 曾經蔥郁靈秀的道家仙山,此刻不乏裂谷、焦林甚至一片白地。 連山峰上方天空云層中的上清雷府洞天,都受影響。 大戰結束后,千頭萬緒,亟待元墨白等人處理。 重新收拾山門,也提上日程,但難以一蹴而就。 “東海沿岸,生靈涂炭,陛下剛剛從那邊離開。” 上官寧言道:“陛下既然決定來本派,對這些想來有心理準備,我等再遮掩一二,想來不至于君前失儀。” 姚遠:“不知隨行人員寡眾?如能提前知曉,我們方可做最恰當準備迎駕。” 上官寧:“據聞是輕車簡從。” 她這話不是幫忙客氣。 女皇之前出京也不是來游山玩水。 眼下東海妖亂和吳越之地的叛亂終于平息,唐廷帝室多數人不會隨女皇一起再進一步南下,而是先行返京。 京師重地,自當鞏固。 之前已經空虛些時日,眼下定然不能再耽擱。 不過,輕車簡從非微服私訪。 帝皇出巡,再是輕簡,仍會有一定規模就是了。 于龍虎山而言,這也是當前極為重要的事。 內亂之后,龍虎山天師府落入低谷,需要更好的外部環境,方可休養生息,渡過眼前難關。 唐廷帝室是早有意愿也好,無暇顧及這邊也罷,先前李外之爭時,原本同李氏走得頗近的上官寧居中兩不相幫,只不咸不淡勸解幾句,一定程度上其實便表明了態度。 這種情況下女皇親臨,元墨白等人自然不會拆臺。 等唐曉棠也過來后,上官寧居中聯系,當即同唐廷帝室那邊溝通,確定具體時間。 雷俊告退離開。 出了高功閣后,他迎面碰見兩人。 正是張靜真和上官寧的大弟子藺山。 雙方見禮,都有恍如隔世的感覺。 不過張靜真和藺山也都是心思鎮定之人,很快平復心境。 三人見面閑聊幾句,話題自然離不開李氏一族與先前大戰。 “會將李氏子弟,全部除名開革出門嗎?”張靜真輕聲問道。 雷俊:“要等師父、師伯還有唐師姐他們先拿個章程出來,然后再看。” 藺山則問道:“雷師弟,你有見過李……軒么?” 當著他們的面,雷俊回答自然與面對元墨白時不同:“未曾見過,只聽別的同門提起李鳳河身死,似是同當年陳易有關?” 藺山點頭:“是啊,正是為陳易所殺,我后來追緝陳易,可惜給他逃走了,再后來聽說李軒也入那地脈深谷里尋找陳易,但目前兩人都不見下落。” 雷俊面上無異狀,平靜看著藺山。 按照李軒同那幾個李氏子弟千里傳音符聯系時提到的信息,他們還打算渾水摸魚在深谷里做掉藺山來著。 當然,他們的鋤叛名單上,中三天修士里排第一的是雷某人…… 張靜真:“我先前也找過一番,但沒有收獲,接下來會繼續關注李軒、陳易二人的消息。” 雷俊貌似不經意看了張靜真一眼,收回目光。 不知道張靜真自己留意到沒有,她這句話里,重點似乎在陳易身上,而非李軒。 不過這也好,畢竟李軒已經不勞她尋找。 藺山言道:“尋找李軒、陳易不容易,但更難的,是天師印和天師袍啊!” 他這么一說,雷俊和張靜真同時隨之嘆氣。 雷俊雖然身懷天師印,但想到這三大至寶接二連三遺失,仍然有句臟話到了嘴邊,不知當講不當講。 ……他甚至有些無語的想到,按照先前天師印、天師劍的經驗,莫非還要龍虎山再遭一場大劫,天師袍才能得以回歸? 那可真是讓人氣到發笑。 雷俊抬頭一看,就見對面藺山和張靜真也都神情古怪。 大家似乎想到一起去了。 藺山二人雖然不知天師印事實上已經回歸,但六年前也正是龍虎山被攻山時,天師印曾經現世。 再加上這次的天師劍,大家難免不多想。 雷俊三人面面相覷。 寂靜無聲。 大家不約而同轉頭,視線看向別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