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龍虎山在這方面,也一直主要由上官寧負責。 待談過正事后,蕭雪廷關切問道:“上官長老,您身體目前如何了?” 上官寧微笑:“雪廷放心,貧道雖還需要靜養,但已無大礙,不同人動手就沒事。” 一問一答間,氣氛更加松弛。 蕭雪廷言道:“龍虎山遭逢此番大亂,希望接下來一切雨過天晴。” 上官寧頷首:“是啊。” 蕭雪廷:“恕晚輩冒昧問一句,關于龍虎山接下來……” 她這話也相當于替女皇問的。 雖然之前有上官寧作為橋梁居中聯絡溝通,但一些事仍需要當面確定。 上官寧同元墨白對視一眼后,徐徐說道:“本派將告祭歷代祖師,開革以李松、李紫陽為首的一眾李氏族人出門墻。” 蕭雪廷靜靜聽著。 換言之,這個決定,不涉及李紅雨和李正玄。 雖然李氏四大高功長老已經全部身死,但天師府還是對他們區別對待了。 “嵐山,晚些時候我預計走一趟。”元墨白這時開口說道。 雷俊等人在旁靜靜聽著。 嵐山乃龍虎山祖庭開枝散葉的分支旁脈之一,為李氏一族主持,幾乎可以算作李氏在龍虎山和信州之外的一處分家。 但眼下,則注定要做調整了。 先前是府里元氣大傷,為求安穩,元墨白等人先留在龍虎山祖庭。 局面穩定下來后,自然要聯絡和處理各地符箓派分支別脈相關事宜。 嵐山,便是第一站。 元墨白倒不是搞屠殺去了,只是龍虎山天師府的態度要表明。 至于殘存李氏族人,即便聞風而逃,未來日子也不會好過。 便是李氏一族自己同樣心知肚明。 相對于天師府,眼下他們有更大的威脅: 黃天道。 李紅雨、李松、李紫陽、李正玄四大高功長老出乎許多人預料之外,全部隕落。 天師府仍會有清理門戶的動作。 就算天師府不動,黃天道也不會放過李氏一族剩下的人。 雖說黃天道眼下內部似乎也有派系對立,但不論齊碩一派還是趙宗杰一派,都不會放過痛打落水狗的機會。 “道家典籍,有沒有外泄的可能?”蕭雪廷輕聲問道。 上官寧:“《正法真一大道經》后兩卷無法落在紙面上。 符經,已經通過萬法宗壇隔空鎮封。 唯一可慮者,天師袍遺失……” 天師府根本大道典籍《正法真一大道經》合共七卷。 一般情況下,傳度弟子得授一、二卷。 通過授箓者,方可得傳第三卷。 五重天境界的加箓升授者,得傳第四卷。 六重天境界的加箓加授者,得傳第五卷。 七重天境界的加箓加升者,方可得傳第六卷。 傳下的道經封存在玉簡法書內,是一次性的物品,只能供一人一次使用。 雖然可以口述講解,但其中很多道蘊,轉述過程中可能散逸缺失。 等到了第六卷、第七卷更是完全落不到紙面上。 李松、李紫陽等人全部身隕后,李氏一族其他人就缺乏得到后兩卷道經的途徑。 除非他們能找到天師袍。 便是如今龍虎山上,雖有幾位高功長老可以從旁督導,但假使有新的七重天修士,正規流程也是入萬法宗壇傳承第六卷道經的奧妙。 除此之外,唯有天師袍。 便是天師印也只蘊含三洞三界真經,而無正法真一大道經的道蘊。 至于說外界通過李氏子弟掌握的前五卷《正法真一大道經》來推導后兩卷,也基本沒可能。 說句不好聽的,如果能那么做,黃天道當年分裂時,類似情況早已出現。 正法外傳,自然不合適,故而天師府接下來局面安穩后仍要清理門戶。 所幸,不論基礎靈符的符經還是高等靈符的符經,天師府都可通過萬法宗壇隔空鎮封。 李氏族人雖然也都是符箓派傳承修士,但從此之后,基本就可以告別制符了。 他們不像黃天道。 黃天道能在外獨立,是因為當年自立門戶時有不止一位道家符箓派高功長老。 彼時,一位反出天師府門墻,參加開創黃天道的宿老,犧牲了自己,再加上離開龍虎山時帶走的諸多秘寶配合,方能身化宗壇,于山門祖庭之外,另開一宗。 如此,才能頂住天師三寶和萬法宗壇的隔空鎮封,為黃天道自立門戶多年奠定根基。 即便如此,黃天道也面臨遠憂。 除了時時都要維持祭告,防止萬法宗壇的同化外,由人身所化的法壇,便仿佛也有生命和壽命一般。 那位黃天道開山宿老彼時正當盛年。 但隨著時間慢慢推移,他如果還在世,必將一步步走向衰老。 而現在,就是他身化的黃天宗壇,終將有衰老以至于寂滅的一天。 這種臨時權宜之計,終究無法與真正的萬法宗壇相提并論。 而李氏一族甚至連想要遠憂的機會都沒有,眼前狀況就能讓他們絕望。 姑且不提黃天宗壇當初建立時耗費的許多珍貴天材地寶,如今已經絕跡。 就算所有輔助材料都齊全,李氏一族眼下也無一位上三天符箓派修士能站出來犧牲自己了。 想要身化宗壇,那也不是隨便什么人都可以的。 一要道家符箓派自己的上三天高手。 二還要此君自愿。 李氏一族,上哪里尋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