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歸元被雷俊問得一愣,繼而失笑:“你想哪里去了,那可是上清雷府洞天,能進誰不想進?” 雷俊聞言,微微后仰,上下重新打量同門師兄。 王歸元端茶杯在手里,微笑道:“我修為境界雖夠了,但潛力也所剩不多,遠遠比不得你和楚師弟,所以才一直不能授箓。 不過也無需為我擔心,個人有個人的緣法,強求不得,我輩修行者,順天而行即可。” “這樣么……”雷俊油鹽不進:“師兄你能瞞過上清雷府洞天?” 剛喝一口水的王歸元,差點沒噴出來。 他抬頭哭笑不得看著雷俊:“師弟,伱越說越離譜了!” 雷俊攤攤手:“我就只是覺得師兄你不能修行更高層次的道法經典,有些可惜,你又不像小師姐那般。” 這一點,師父元墨白先前倒是提過一嘴。 “個人有個人的緣法么,不可惜,不可惜。”王歸元笑道。 他略微沉吟一下后,斟酌著措辭,多補充了一句:“如果一切順利,六年后再下一次授箓大典時,我會考慮爭取一下。” 雷俊聞言若有所思。 吳王雖然已經完蛋,可他當初幫王歸元揚名,多少還是造成一些影響啊…… 聽王歸元說到這里,雷俊不做多言。 誠如自家師兄所言,個人有個人的緣法。 這次授箓大典順利開始,順利結束。 除了雷俊自家同門師兄和同門師弟比較引人矚目外,大典上另有一個傳度弟子通過授箓,掀起一番議論。 徐瑞。 李正玄的弟子。 此君當時能被少天師收為首徒,根骨、悟性皆過人,距今為止傳度入府已有十一年。 按照各方面標準來說,他都夠今年參加授箓的資格。 只是在如今天師府再次內戰后,他的身份變得異常微妙,頗多爭議。 其本人倒是心態平和,勤懇修行,頗有些隨遇而安之態。 授箓大典前決定名單,曾經有聲音表示至少先壓徐瑞一屆,再多觀察幾年。 最終是唐曉棠和幾位高功長老一起拍板,通過了徐瑞參加授箓的決定。 于是,就像他當年傳度入府拜李正玄為師的時候,引起不少人關注一樣。 現在他通過授箓,同樣引發不小議論。 李正玄身隕,但在天師府宗冊箓碟記載上并未除名。 是以徐瑞仍算是他的弟子。 只是李正玄已身死,故而將有他人代為傳道。 類似情況,各派歷史上皆不少見。 一般而言,是由李正玄同宗同承的師兄弟中擇一人代為傳道授藝。 許元貞不在山上,張靜真接下來要專心沖擊七重天境界,故而教導徐瑞的擔子,便落在方簡身上。 鑒于方簡出身淵源,這又是一件引人私下議論的事。 不過既然是新天師唐曉棠的吩咐安排,府內明面上便再無異議,山外其他地方的人,同樣留待后觀。 對于眼下元氣損傷亟待恢復的天師府而言,外界更關注地還是龍虎山能否在短時間內有更多上三天強者頂上來。 結束授箓大典,雷俊工作上的中心,重新回到執事殿日常繁雜而又瑣碎的事務上。 除此之外,便是一邊隨師父元墨白學習煉丹之術,一邊繼續自身修行。 經過這段時間的溫養,雷俊能感受到自身精、氣、神漸漸達到巔峰狀態,并蓄勢待發。 入夏后的一天,雷俊同師父元墨白打聲招呼。 元墨白安排人手,暫代雷俊在執事殿的值守差事。 雷俊本人則開始新一次閉關。 成為長老后,按照相關規定,雷俊也可以在府內宅邸外,開辟屬于自己的私人別府。 只是雷俊在這方面沒特別訴求,原先的宅院住著習慣,故而一直不做改變。 直到這次閉關,他終于在山間開辟一座屬于自己的私人別府。 留下滾滾在小院那邊看家,雷俊本人則來到別府中閉關。 洞府內,立起三層法壇,燈火長明,青煙不斷。 法壇頂上,大量細微但精巧的靈符,猶如點點光塵,籠罩四方,使得法壇頂像是籠罩在一片絢爛星河下。 光華之中,雷俊邁步而行,足下踏罡步斗,手捧章表,口中朗聲誦念。 他自內而外,從神魂到肉身,都與天地建立起緊密的聯系,仿佛成為天地自然的一部分。 而在雷俊頭頂,光輝閃動間,則有五座道宮,分居五方,一同懸于半空中。 南方龍虎宮中,生出太陽之氣。 北方玄冥宮中,生出太陰之氣。 西方靈官宮中,生出少陰之氣。 東方玄壇宮中,生出少陽之氣。 中央三清宮,則居中調和陰陽。 道道靈氣,與雷俊法力相合,最終在雷俊頭頂隱約形成一塊四四方方規整但虛幻的大印。 正踏罡步斗的雷俊,落下最后一個步點,在原地站定。 隨著他腳步一停,其神魂便即脫殼而出,飛上半空,與那方規整但虛幻的大印,融為一體。 而在雙方合一的瞬間,雷俊心神意識,忽然恍惚。 他眼前景象似乎突然變了。 一座虛幻的大門,很輕巧便在雷俊面前敞開,只等一步跨入,便可以輕松修成道家符箓派六重天境界。 雷俊敢來渡這次天塹劫難,便有足夠把握。 眼下一切,似乎都印證這一點。 但雷俊卻沒有冒然邁出這一步。 他心神平靜而又凝練,默默觀想。 良久之后,雷俊神魂意識中的景象,那敞開的大門竟然發生變化。 無數一模一樣的門出現。 先前只有一門時,如果貿貿然一步跨出,結果不會是大道坦途,只會是不可挽回的失敗深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