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且飲酒!(求月票)-《太平令》
第(3/3)頁
“來,接著打,接著打!”
秦皇的命令和這些潰軍們的想法完全不同。
按著他們的想法,按著往日青史中那些霸主君王們的選擇,在擊敗了敵軍主力之后,秦皇就會暫且偃旗息鼓,但是這一次秦皇卻似乎是要徹底打完這一仗。
要打到完全勝利的那一天。
在簡單療傷之后,秦皇李觀一再度親自踏上戰場。
伴隨著秦皇親自踏上戰場,伴隨著麒麟軍不斷擊潰潰軍,占據越來越大的優勢,就導致剩下的那些潰軍的軍心,士氣一日比一日往下跌墜。
樊慶和麒麟軍發動了百姓。
百姓為他們指引道路,又有七八年前在西域士氣,就由銀發少女親自引導完成的【奇術星象普及】,麒麟軍在追蹤,辨認方向這一方面的特性,超越歷史上的任何一支軍團。
天空之中,來自于草原的神鷹祥瑞掠過長空。
那雙眼睛輕易尋找到一個個藏匿起來的兵團。
之前所做的每一步準備,都在這最后的大戰之中,發揮出來了巨大的作用,這十余年間的一次次布局,準備,推動了最后的勝負之局。
麒麟軍和秦皇帶來了巨大的壓迫感,加上樊慶的招降,幾乎算是心理層次上的【圍三缺一】,讓許多士兵在夜間逃離本營,前去麒麟軍中投降。
當有一個人逃跑的時候,他就可以帶動十個人。
十個人逃跑的時候,就足以帶動百人。
百人逃竄,就會讓一整支軍隊徹底崩潰散亂,而這不同地方,不同戰場上的投降之人匯聚在一起,就化作了名為時代趨勢的洪流。
大勢洶涌,已成波濤,波濤朝著前方洶涌撲打下去的時候,便是勢不可擋。
三百年亂世,天下人心思安思定,豈一人所能抗衡
一支支潰軍投降,認輸了,最后的叛軍負隅頑抗,藏匿于山中,死不投降,進入九月末的時候,天上下起一場大雪,大雪封山,也封了道路,四處冰寒,缺少后勤補給,終于對這最后一支兵團的士氣給予了毀滅性的打擊。
秦皇親自率軍,岳鵬武在左側,越千峰為右側,齊齊攻擊。
戰斗持續了不到一個時辰。
以應國最后的兵部戰將被斬殺為代表。
應國最后一支反抗潰軍徹底被消滅,自六月末至九月末,這一次賭上了天下和未來的浩大合戰,耗費百日時間,最后的天下恢復了大體的平定。
而在這個時期,文清羽仍舊把東都城圍了起來。
這家伙算得天下第一謀己之人,幾乎把城里面那些人的計策都算盡了。
至于如何算得
只需要把自己帶入到城內的情況,然后想想看自己會做什么事情,再把這些事情全部堵死就可以了。
很簡單的。
秦皇親自前去東都城。
這一戰在整個天下的歷史上,都被列為第一等浩瀚的大戰,但是兵家和史書上的浩瀚,往往也代表著長時期的混亂和廝殺,代表著戰場的絕對殘酷。
雙方都次第投入了百萬級別的大軍,即便是占據了絕對戰略優勢的麒麟軍,在此戰之中的死亡人數也接近了十之一,接近十萬人戰死在這平定天下的大戰之中。
受傷人數則是抵達了極驚人的十之三。
而應國大軍的傷亡數字則是更高,這遼闊的天下,幾都被那死亡戰士的鮮血染紅了,彼此都已經付出了這樣巨大的代價,付出了不知道多少人的犧牲,才走到了這一步。
這就是人心,就是洶涌無比的大勢。
當最后,麒麟軍的主力在掃平了四方的潰軍之后,匯聚在了應國都城東都城之下。
東都城的大門仍舊死死閉鎖著,麒麟軍,太平軍,岳家軍,天策府,一面面緋紅色麒麟云紋旌旗將整個東都城都圍繞起來了,像是匯聚在天下的烈火,要將舊日的世界焚燒。
秦皇騎著神駒,戰馬的馬蹄踏在大地上,發出肅殺的清鳴,他帶著大軍抵達這里之前,高驤曾經前來拜訪,請求秦皇留下姜高的性命。
這個雖然在天下有極大的名望,但是幾乎都在北域關外,未曾參與中原之戰,唯獨參與的關鍵戰役就是最后之戰,以及狙殺大汗王的神射垂首,懇求道:
“姜高并非如同姜遠那樣的性子,倒不如說,他是被姜素的計策逼迫著,不得不站起來,背負這個天下和應國的人,陛下的武功天下無敵,又有大軍,以刀劍和兵馬去平定天下。”
“您這樣的武功,青史之上也沒有可以和你匹敵的。”
“姜高他大勢已去了,也斷然不可能對陛下產生任何的威脅,就請您留下他的性命,當做是這亂世天下的結束吧,就讓這應國曾經的帝王,來生活在您所開辟的太平盛世之中,不也是一種太平的氣魄嗎”
而當秦皇親自抵達東都城的時候,這一座雄偉城關的大門卻緩緩打開來了,身穿著皇帝袞服的應帝姜高出現在這東都城的城門之前,他看著前方的秦皇。
一只手提著一壺酒,一只手則是攥著一個,用明黃色綢緞包裹著的印璽,這明黃色的綢緞上有著暗金色的蒼龍紋。
當姜高走出來的時候,麒麟軍立刻戒備,在那緋色的麒麟紋旌旗之中,一位位當代頂尖名將,各握兵器,或恃豪勇,一股股悍勇之氣沖天。
姜高的神色沉靜,他看著那烈烈的大纛之下,騎乘龍駒,身穿墨色的甲胄,披著緋色文武袖戰袍的君王,看著他眉宇泠然沉靜,裹挾著滅國之威而來。
當真是有開國帝君的氣魄了。
不——
他本來就是開國之君。
姜高深深吸了口氣,他坦然笑著,于千軍萬馬之前,朗聲笑道:“秦皇陛下,年少之約,可還記得”
“可能與吾,共飲一杯否”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