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拆皮扒骨-《紅樓春趣》
第(3/3)頁
丁皓沉聲道:“海運成本低,那得要運得到岸才成!海上風高浪險,一個不留神,就是船毀人亡,數千上萬石的糧食沉入海底!到那時,才知道成本高低。”
賈薔笑道:“丁老幫主,你是明白人。運河上就始終是風平浪靜的?難道就沒有規律可循?大江大河之上,也不是每天都便宜運糧罷?大海之上,同樣如此。只要摸著了規律,翻船的可能性,極小!”
他見丁皓臉色低沉,奇道:“本侯有些不明白,海運現在還是一片空白地,沒人去占,為何漕幫只一味的壓制抵擋,而不去占據此地。你們雖多是河船,但船工總比普通人更適應海上生活罷?漕運碼頭上需要力夫,難道海運碼頭上就不需要了?再者,你們也別一味想著窩里斗,那些西洋人能開船奔赴萬里來大燕,咱們大燕的行船,就沒想過去他們的地盤行商逛逛?”
丁皓聞言,扯了扯嘴角,道:“寧侯,小老兒只是一個靠力氣吃飯的苦力,若是有這樣的能為,也不至于做這一行!”
賈薔笑道:“你說的有道理,我知道你沒這份能為,可本侯有啊!本侯還可以將這份能為教給丁超,畢竟,我不可能親自去跑船。海運、海貿一旦興起,勢必需要大量的人手,這些便是漕幫未來的生存之地。不至于漕運落敗后,漕幫無處求生。
其實丁老幫主真沒必要心生抵觸,你想想看,你干這個漕幫,要給多少人當孫子,一條運河上,又有多少人吃拿卡要?何苦受這個氣?當然,你漕幫擁眾百萬后,或許會好許多。但果真到那時,你們和擁兵自重的謀反逆賊也沒多大區別了。且,漕幫內部龍蛇混雜,惦念漕幫幫主之位的,不在少數罷?你先前站錯隊,眼下又參與到景陵案中,回去后會不會有人發難,或是干脆陰奉陽違,聽調不聽宣?
根子爛了,你再整治,也是無力回天。不如重起爐灶,抽去精華,好好再干一場。
只要你父子二人同意,漕幫的這次危難,本侯愿意幫你們化解。
若是不同意,也沒關系。本侯不介意站在你們漕幫的尸骨上,再立一個漕幫。
丁家不同意,漕幫內還有孫家,還有趙家和王家。
你們好自為之就是!”
……
大明宮,養心殿內。
尹后聽說了景陵案后,亦是擔憂不已,來此看慰隆安帝。
聽聞隆安帝的說法后,亦是有些震驚,道:“果真和漕運有關?”
隆安帝淡淡道:“未必全在此,刺殺林如海,能斬朕之左膀右臂,能落朕的威望,打擊到朕。但僅憑此,趙東山做不到這一步。能在繡衣衛的嚴密監視下,讓趙東山操持到火器,背后之人又豈能簡單得了?正巧,林如海前兒才上折子,同朕和軍機商議開海運之事。天下豈有那么巧的事?他們若只為打擊朕,斬朕羽翼,又何必等到今天?”
尹后不解道:“就開個海運,漕運上的人便恨成這樣,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刺殺皇上愛臣?”
隆安帝搖頭道:“皇后有所不知,每年朝廷投到漕運上的銀子有多少。別的不說,只那三千里運河的河道修葺,無災之年都要上百萬兩銀子。還要養那么多漕工,漕軍,那么多河道、漕運衙門的官、吏,每年往里投入數百萬兩銀子都不多。這還只算朝廷的,京城百姓買的米比江南貴三成不止,每一斤每一兩都貴三成,一年四百多萬石,又要貴多少?這貴出的銀子,又要養肥多少人?”
尹后聞言明白過來,最后問道:“那開海運就能省下這些?”
隆安帝呵了聲,道:“何止。就憑漕運需要三、四個月的水路行程,而海運只需半月最多二十天,僅此一項,海運就比漕運不知高明多少去。但是,眼下還不到時候,牽扯實在太廣,朕都不得不小心行事……且不提此事了,今晚要早點歇息,朕累壞了。梓童,今晚朕去你那里,來,這些折子,你幫朕翻一翻,分出極緊要的,和尋常的。還有那些督臣、撫臣問安的折子,單擱一邊……一群封疆大吏,整日里扯一些不知所云的破事來煩朕,簡直不可理喻。”
尹后聞言一怔,忙道:“皇上,臣妾乃后宮之人,豈能翻閱奏折?”
隆安帝笑道:“并不是讓你批閱,只是讓你幫朕分撿開來。皇后素來助朕良多,沒事,從今往后,再無誰人能掣肘朕,對朕和皇后說三道四了!”
看著隆安帝隱隱傲然睥睨的神情,尹后覺得,這才是真正的天子!
讓內侍搬來一張椅子置于御案邊,尹后輕輕打開了一份奏折,修長的鳳眸漸漸明亮起來。
一旁處,隆安帝見之,瞇了瞇眼后,一笑了之。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