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漕運那樣艱難,每年損耗無數錢糧,按理說,送入京城后糧價應該高出天際去,但并沒有,除卻因為各省糧商送入京城售賣的糧食,沿途各關卡不許收稅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有常平倉在。 有常平倉在,才能壓住糧價,不然的話,非產糧大省的糧價,都會在天上飛著。 李暄頭疼一陣后,搖了搖頭道:“不管了,讓那些軍機大老爺們去想罷……你等著瞧罷,果真賑濟救災不利,必有人把屎盆子扣你頭上!” 賈薔“呸”的一口吐在地上,然后忽地記起還有女孩子在,先對尹子瑜道了個歉,道:“忘了有姑娘在,有些不雅。”尹子瑜只輕輕搖頭,靜靜的看著他。 賈薔也就不多理會了,繼續道:“他們愛怎樣就怎樣,果真亂扣帽子,我倒想看看,誰比誰更能造謠!兵馬司幫閑過萬,背后就至少有兩萬張市井婆子媳婦的嘴。我會怕他們?” 李暄哈哈大笑起來,道:“爺就知道,你小子最會頑陰的!” 倒是尹浩輕輕嘆息一聲道:“山東百姓,讓羅士寬那些人害苦了。” 他打理馬車行,在山東也設有莊子,今夏去過山東,所以能體諒那處百姓之難。 賈薔搖頭道:“五哥,這些都不是我率先思量之事。我雖為國侯,可眼下拼盡全力能做的,也只有保護自己身邊的親人。若連他們都保護不住,又談何兼濟天下?大老爺若因此怪我自私自利,我認了。” 尹浩聞言一怔,沒想到賈薔將方才的事記在了心上…… 一旁李暄也提醒道:“賈薔,你少小心眼記仇。爺知道你法子多,可你果真和大舅鬧起來,你想想哪個夾在中間最為難?” 賈薔聞言,轉臉看了一旁的尹子瑜一眼后,他笑道:“我記甚么仇?人之常情的事,彈劾仇怨?王爺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了。” 在李暄哇哇大罵聲中,尹子瑜抿嘴淺笑,賈薔也笑了笑。 雖不記恨仇怨,但賈薔卻上了心。 尹褚此人,城府深沉,權勢心遠非其他尹家那樣淡泊。 卻不知,他背后到底甚么思量。 總之,非一路人就是。 …… 山東,泉城。 欽差行轅。 比半年前又瘦了一分的林如海,眸眼間的精氣神看著卻不弱,他看著身邊一相貌平平的侍女,清雋的面上滿是凝重神色,緩緩道:“已經定下了,便在今夜丑正?” 那侍女點頭,輕聲道:“回老太爺的話,琴姑娘已經和六路佛王定好大計,便是八月十三,今夜丑正,曲阜、蘭陵、瑯琊等六地同時起事。殺盡降世魔后,將糧食搬至山亭城,共建佛國,尊佛母!” 林如海聞言,轉頭看了看窗外,總覺得今天的日頭,似乎是血色的。 他知道,這一過程中,必有不知多少無辜婦孺遭劫。 即便那位名叫孫琴的女子為白蓮佛母,其手下六大佛王,都是其一手提拔起的。 可再往下,卻是龍蛇混雜,一旦燒殺劫掠起來,必與禽獸無異。 那幾處目標之地,不是千年圣賢門閥,就是數百年豪族。 除此之外,還有數以千百計的百姓…… 唉。 羅士寬、張梁著實該死! “告訴孫姑娘,此事老夫知道了。給她三日功夫準備,八月十六,老夫領兵平山亭!” “是!” 等這侍女轉身消失不見后,林如海身后的老仆緩緩道:“老爺,山東大營三大鷹擊司馬,已經有一位點頭了。十營將里,也有四位歸順。另有兩位,得到了老爺親筆所書的赦免令后,也答應了。畢竟,老爺身后才是朝廷正統,他們也想著戴罪立功,清白做人。他們身邊,都已經安排了人手‘輔佐’。但這六營兵馬并不算強大……其他兩位司馬中,一個是張梁的小舅子,一位昏庸不理事,是個縮頭烏龜。另四位營將,都是張梁用銀子喂飽的,手下兵強馬壯,軍械齊備,可沒甚么好法子……老爺,如今咱們人數雖多,但力量不強,恐怕有些險吶。” 林如海聞言,眼睛瞇起,輕聲微笑道:“已經足夠了,做大事而惜身,乃兵家大忌。若想丁點風險都不冒,又怎么可能?只要有六成把握便足矣。阿忠,待明日驚天噩耗傳來,便以勾結白蓮妖人之罪,先誅張梁、二司馬和那四位營將,再斬羅士寬、李嵩。 都知道老夫探花郎出身,卻忘了,我林家祖上,乃四世列侯,亦有烈烈武功! 唉,圣人苗裔被害,老夫也是逼不得已,才大開殺戒啊……” 說罷,又望向北面。 卻不知他那弟子,做的如何了…… 他并不擔心賈薔能不能領悟,更不擔心賈薔能不能做到。 這世上的蕓蕓眾生,之所以多為平庸,便是因為絕大多數人,要么缺少謀略眼光,要么缺少敢豁出去一搏的魄力! 恰好,他這個弟子,都有! …… ps:六千字大章,沒分章,算是還了打賞累積的一張,謝謝掌門“卡了下就好了”,最后,求月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