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卻說劉姥姥進了榮慶堂,只見滿屋里珠圍翠繞,花枝招展,并不知都系何人。 只見一張榻上歪著一位老婆婆,身后坐著一個紗羅裹的美人一般的一個丫鬟在那里捶腿,先前見到的大奶奶李紈站著正說笑。 劉姥姥便知是賈母了,忙上來陪著笑,福了幾福,口里說:“請老壽星安。” 賈母并不尊大,亦欠身問好,又命林之孝家的端過椅子來坐著,那板兒仍是怯人,不知問候。 賈母笑道:“老親家,你今年多大年紀了?” 劉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三了。” 賈母向眾人道:“這么大年紀了,還這么健朗,比我大好幾歲呢。我要到這么大年紀,還不知怎么動不得呢。” 劉姥姥笑道:“我們生來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來是享福的若我們也這樣,那些莊家活也沒人作了。” 賈母道:“眼睛牙齒都還好?” 劉姥姥道:“都還好,就是今年左邊的槽牙活動了。” 賈母笑道:“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聾,記性也沒了你們這些老親戚,我都不記得了親戚們來了,我怕人笑我,我都不會,不過嚼的動的吃兩口,睡一覺,悶了時和這些孫子孫女兒頑笑一回就完了。” 劉姥姥笑道:“這正是老太太的福了,我們想這么著也不能。” 賈母道:“什么福,不過是個老廢物罷了。”說的大家都笑了。 賈母又笑道:“我才聽見鳳哥兒說,你帶了些地瓜來?叫她快收拾去了,我正想個地里現擷的地瓜兒菜兒吃。外頭買的,不象你們田地里的好吃。” 劉姥姥笑道:“這是野意兒,不過吃個新鮮。依我們想魚肉吃,只是吃不起。不過,這田里的地瓜見天吃,早上晚上吃,倒是身子吃的壯些。” 賈母又笑道:“今兒既認著了親,別空空兒的就去。” 劉姥姥聞言道:“方才二姑奶奶已經給了許多,也是臊的不行,今年年景不好,地里實在收不得東西,沒甚么吃的了,只能厚著面皮來求一遭。” 聽她說的實誠,眾人竟也都不生厭。 賈母打發鴛鴦去取銀子,王夫人也讓彩霞去取些,劉姥姥慌著站起身來,急道:“方才二姑奶奶已經給了二十兩,足夠我們莊戶人家一年的嚼用,再不敢多拿了!本就空著手來,若再多拿,連龍王爺也看不過眼,來年還讓莊稼收成不好,便是罪過!老太太,今兒時日不早了,家里著實還都等著,不敢多留。若是來年莊稼收成好了,我必還來,總要還一還愿才行。” 說著,跪下磕了幾個頭,賈母讓人攔之不及。 等劉姥姥起身后,說甚么都要走,賈母勸了幾遭也無用,便只好讓林之孝家的送出門去,讓人套好車,多帶些糧米肉面,送家里去。 劉姥姥領著板兒走后,賈母同薛姨媽感嘆道:“這樣的親戚,雖窮些,也讓人敬其硬氣。” 因是王家的親戚,所以王夫人和薛姨媽都覺得臉上有光彩。 王夫人問鳳姐兒道:“怎才給二十兩銀子?” 薛姨媽也笑道:“很是小氣呢。” 鳳姐兒哭笑不得道:“原也只當是上門掃秋風的,誰知道能入老太太的眼?再有一重顧慮,果真給多了,老太太未必與我找補……” 一言尚未說完,滿堂大笑起來。 …… 賈母大花廳后,探春院。 諸姊妹看著探春將今日的貝葉心經抄寫了遍后,一起跟著誦讀了遍,誠心誠意的閉目祈福片刻后,方一起睜開了眼。 探春嘆息一聲道:“聽說尹家郡主還親入詔獄,替薔哥兒治了傷。林姐姐更是替他安撫了東府,讓外面人都贊他。我們姊妹們,平日里多受薔哥兒相助。如今卻也只能誦誦經文,但愿能有一絲一毫的助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