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個大理寺卿,當然是當朝重臣。 但當朝重臣卻遠不止一個,且除了朝臣外,還有宗室諸王,皇親國戚,武勛親貴等等。 別說宗室王公,隨便一個侯伯站出來,都是超品貴胄,遠在三品之上。 若讓他來選,陳德更愿意他老子一輩子在鹽院衙門當御史…… 陳德規矩站著,說明來意道:“父親打發我來問問侯爺,林相爺何時回京?父親好出城相迎。” 賈薔想了想,道:“應該快了,具體我還不清楚。不過等人來報后,我打發人去告訴師叔,讓師叔不必著急。還有旁的事么?” 陳德搖了搖,道:“父親知道侯爺繁忙,讓我問完后就早早回去告知,不可多擾。” 賈薔哈哈笑道:“回頭見了師叔,非得揪他兩根胡子不可!” 李暄也跟著又笑了起來,譏諷道:“人家心里明白,怕人兒子跟著你學壞了!一天不學好,還大街上殺人,嘖嘖嘖!” 賈薔懶得理會,對陳德道:“罷了,往后相處時日久了,子端你就知道我是甚么人了。師叔……師叔在揚州時就小心謹慎,甚么事都必是要親歷親為。不過也正因為這樣,先生最放心的就是他。今日不留你了,等先生回來后再聚聚罷。到時候我再問問師叔,怎么得罪他了。” 陳德慌忙解釋了番后,就告辭離去了。 等外人都走后,賈薔呼了口氣,坐下海喝了口茶,看向二位奇怪道:“你們倆這樣一大早來做甚么?” 李暄冷笑道:“外面風言風語那么多,我和小四自然過來替子瑜查看查看!” 尹浩忙道:“不要亂說……”繼而對賈薔道:“是這樣,這幾日馬車往外出的速度大增,增的有些不正常,我和王爺就來問問,是不是擴大各地的作坊?再有,催著漕運多往這邊送一些。另外,我聽說京城有幾家車坊,開始咂摸著仿制馬車……” 賈薔聞言想了想,笑道:“擴大規模增產,是肯定要辦的。不過也別指望一時就能擴大的了,怎么著也得幾個月光景……至于為何馬車賣的速度突然大增,官場上那一套,你們還不知道?” 二人聞言對視一眼,隨即都玩味起來。 李暄笑道:“爺一個王爺的馬屁沒人拍,你先生立下大功,消息剛傳回來,那些人就動了心思,拍上去了,這球攮的上哪說理去?” 上哪說理? 其實道理很簡單,李暄的身份自然比林如海貴重。 可也只是貴重,真論起實權來,卻遠遠不及。 林如海乃禮絕百僚的宰輔之臣,握著多少人的命運?動一動筆,批一張條子,就能讓人雞犬升天…… 所以,這邊勢頭剛剛有大興之相,那邊官場上的人就開始紛紛貼上來了。 上門送禮這種低級手段,自然沒用,因為誰都登不進林府大門。 且林如海只一女,他們的誥命又沒資格討好。 好在,這位炙手可熱的相爺還有一個當兒子一樣培養的弟子。 賈家的馬車獨一份,甚么都不用說,乘坐這樣的馬車讓林如海看到,就是一種善意。 在官場上,其實有這樣一份善意,很多時候就有出其不意的好處。 也就因為這個緣故,所以賈家名下的生意,只會越來越好。 不管在前世還是今生,權和利二字從來都是孿生的,不然懂王為何死也不肯搬家…… 想通這個道理后,李暄還挺高興,道:“罷了,這種好事,爺也不計較他們有眼無珠了……那這么說來,其他人家仿制也不怕?他們要是降價賣怎么辦?” 賈薔搖頭道:“這手藝哪里又那么好仿制?里面有不少看起來很小的名堂,實則很關鍵,二三年內他們別想摸透。真要摸透了,想大規模造車,又得折騰二三年,沒一些家伙事兒,純用師傅手工打磨,工錢都得賠死他們。” 李暄算了算,道:“二三年、二三年,兩個二三年就是四五六年……那等四五六年后,他們造出來了呢?” 賈薔呵呵笑道:“果真這樣賺上四五六年,咱們早就一人掙下一座金山了,還想永遠吃獨食兒?再者,咱們對作坊的師傅大方些,讓他們不斷鉆研揣摩,把馬車做的越來越舒適,這份買賣就能一直做下去。” 李暄看著賈薔嘖嘖道:“都道無商不奸,賈薔,你可真奸吶!” “還有事沒?沒事一人背一籮筐桃回城罷!” 賈薔送客道。 “球攮的!” 李暄笑罵了聲后,道:“是這樣,本王王妃邱氏家的老祖宗明兒過生兒,想請你這當紅的去捧個場……” 賈薔“哎喲”了聲,道:“不巧,明兒我有要緊的事,實在對不住王妃了!” 李暄面色不善道:“爺倒不知道,你明兒有甚么要緊事?帶著一群內眷在這當神仙?” 若不是為了這事,他怎會一大早來這?沒想到賈薔居然不給面子! 賈薔答道:“明兒莊子里殺豬啊,上好秋膘的……哎喲我艸!” 話沒說完,李暄一頭撲殺而來,賈薔差點被撞翻。 李暄罵道:“好好好!爺也不管此事了,現在回去就跟王妃說,你明兒要在莊子里看殺豬,沒空給她祖母過生兒!對了,殺的還是老母豬!” 尹浩這樣沉穩的,聞言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 李暄怒說完又自覺失言,只斜眼覷視某人。 賈薔呵呵笑著道:“我記得,王妃之父是內務府廣儲司郎中?肥缺啊。我帶甚么禮去?” 李暄聞言臉色這才緩和稍許,哼哼道:“不用考慮爺的體面,不過怎么說你也是豪富,剛從母后手里接過百萬兩銀子,除了爺的,也是一等一的巨富。若是禮輕了,爺無所謂,只怕你將自己的體面丟盡了。” 賈薔哈哈笑道:“王爺無所謂,那我就更無所謂了。五哥,你去不去?” 尹浩有些小高興,道:“我下午就要去滄州,讓那里的作坊加大產量,另外,讓人注意防范有人偷師。” 賈薔頗為羨慕道:“你省下一大筆,至少三十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