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六百五十四章 林如海:直去榮國府!-《紅樓春趣》


    第(2/3)頁

    韓彬緩緩可道:“皇上,趙國公怎么說?”

    隆安帝道:“趙國公說還要再查查,武清都司全家上吊自盡,線索也就斷了。不過老國公說,就目前來看,應該是背后黑手擔心山東盜賣賑濟災糧案審下去,會牽連到黑手身上,因此才鋌而走險。此獠在軍中或許藏匿了些勢力,但絕不會有許多。且,他會著手去查。”

    韓彬點頭道:“既然如此,軍中事交與趙國公去查便是。正好,直隸駐軍也該輪調了。”

    隆安帝點頭道:“韓卿所言甚是。”

    尹皇后在一旁笑道:“皇上,今兒算是家宴呢。”

    隆安帝聞言醒悟過來,舉盞笑道:“讓那兩個孽障氣糊涂了,來來來,諸卿,今日朕與皇后,與諸位愛卿接風洗塵!”

    韓彬等人舉杯還禮,李景、李時、李暄、賈薔,還有一瘸一拐從外面回來的李曉,與諸位注定要權傾隆安朝的諸位大臣添酒敬菜。

    這份恩遇,也讓韓彬等人愈發感恩。

    酒過三巡,隆安帝同韓彬道:“朕嘗聞,幾位愛卿之子讀書進學都很好,何不招進殿來一見?也讓這二子見識長進一番,莫再整日里胡鬧!”

    韓彬苦笑道:“皇上,說來慚愧。臣這些年宦海浮沉,疏于教誨家中子弟,使得彼輩長于婦人手,雖苦學不輟,也考取得舉人功名。只是……讀成了死書,呆板不知變通。原想著,此次出京日久,便帶到了身邊,想得閑調理調理。可臣發現,這竟比治理兩江還要難。”

    張谷、李晗、左驤等人亦忙道:“誰說不是,我等何嘗不是如此。”

    隆安帝聞言,簡直生出無窮共鳴,指著殿內諸子道:“莫說愛卿,看看朕這幾個,自大的自大,自作聰明的自作聰明,自以為是的自以為是,憊賴荒唐的憊賴荒唐……難道朕沒好好管教過?果真子不教父之過?可朕又何曾疏于管教過他們!”

    諸皇子跪下請罪,尹皇后亦是笑的有些勉強,道:“都是臣妾之過……”

    林如海笑著寬慰道:“皇上太過嚴苛了些,諸皇子或磊落高潔,或沉穩務實,或賢德寬仁,或純孝無私,歷朝歷代,都難見如本朝皇子這般和睦友愛之天家手足。此本朝之一大德政,亦是天家為天下做出的表率。至于半山公,臣以為也是謙遜之詞。臣就嘗聞韓家公子之詩作,很有幾分不俗之處。”

    韓彬聞言,連連擺手好笑道:“如海,你這是君子本性,不道人短。那也叫詩?不過,也只有你這樣的胸懷,才能容得下賈薔這樣的弟子。”

    林如海啞然一笑,李暄亦強忍笑意。

    賈薔皺了皺眉,輕聲同韓彬道:“半山公,小子還是很尊敬你的。你老當初也夸過我,現在又這樣說。總不能當面一套,當面又一套罷?做人還是要厚道些……”

    “哈哈哈哈!”

    李暄真的想忍住來著,可他忍不住啊!

    隆安帝:“……”

    尹皇后:“……”

    李暄剛爬起來沒多久,現在又跪了下去,雖低著頭,可誰都看得出,這小子埋頭在那狠笑,也不知怎就那么可笑……

    賈薔覺得被坑死,見隆安帝目光不善的看來,只能也跪了下去。

    尹皇后對韓彬歉意道:“五皇兒打小就這樣,皇上管教了許多回,總也改不掉,非冒犯半山公。”

    韓彬笑道:“生在天家,仍能有此赤子之心,殊為難得。娘娘賢名海內皆聞,教養皇子有方,老臣佩服。至于賈薔,老夫也沒說你不是吶。”

    隆安帝對此不置可否,召了韓、李、張、左、竇五家子弟上殿,一一見過。

    五家子弟皆禮儀不缺,畢恭畢敬,緊張的頭上冒汗……

    對比之下,賈薔“無法無天”的評語,倒是一點不差。

    見罷諸家子弟,尹皇后便去了偏殿,見諸家誥命。

    而尹皇后一走,幾位忍了許久的重臣,就各自拿出他們的施政方略,呈與隆安帝。

    或言吏治,或言冗官、冗軍及宗室勛貴之冗多,又言土地兼并之烈,人口隱匿之害,還有就是,河工!

    十分激烈。

    這一點,連林如海都著重提了句:“皇上,今歲春夏時,五省滴雨未下。臣查詢欽天監記錄的氣象變化時所得之發現,每甲子年,氣候則易出現一次變動。今歲兩省無雨,明歲卻不知又會如何。距離上一輪的甲子年,也不過兩年光景。所以,河工、水利,的確是重中之重。”

    “嗤嗤!”

    林如海話音剛落,就聽身后附近傳來一陣竊笑聲。

    林如海倒沒甚么,上面隆安帝卻是震怒了,厲聲道:“叉出去,狠狠的打!”

    正值火頭上,如此肅穆之事,豈容輕佻?

    李暄唬的魂兒差點沒飛了,看到侍衛近前,忙大聲解釋道:“父皇,兒臣是聽賈薔說,他有法子,才高興的笑的。父皇,兒臣真是因喜而笑啊!”

    林如海聞言詫異,同隆安帝道:“皇上,也不妨聽聽他們到底有甚么法子。賈薔還未同臣提過……”

    賈薔見隆安帝真怒了,瞪眼看來,忙出列規矩道:“皇上,興修水利和河工,可防洪澇,但難解大旱。若是大旱,朝廷最艱難之處,便是缺糧。缺口若太大,雖有兩湖、兩江豐收,也難賑濟全部。臣卻知道兩地,雖國土面積狹小,卻盛產稻米。所產稻米,一歲三熟。朝廷何不去多多采購一些?”

    隆安帝皺眉道:“你是說安南?”

    賈薔點頭道:“安南和暹羅皆是,且此二國國民慵懶,因二國從不缺雨水,隨意耕作,即可飽食,土地因此不能充分耕種。皇上,朝廷何不派些人去,多買些土地耕種,所得糧米,再運回大燕?如此,既能省些銀子,還能多得許多耕土,成為大燕糧倉……”

    “荒唐!”

    賈薔話音未落,就聽竇現厲聲道:“豈有奪他國之土,養己國國民之理?是不是安南若不賣糧賣地,你還準備以大軍征伐之?安南、暹羅,小國寡民,若糧米皆為大燕所買,耕地為大燕所奪,安南、暹羅之民,又該何以為生?此乃仁義之師耶?”
    第(2/3)頁